第183章建学校(第1页)

杨富民队长带着好几个村民,这会还没有到农忙的时间,最近也不怎么去外面盘炕了。

大家都没啥事,见队长带着好几个人在那指指点点的,大家都知道了,应该是要建学校了。

一个个都围了上来,小村子毕竟不太大,传递消息就是快,也齐心。

虽然每家每户住的相隔比较远,但是还是一会就聚集了一大帮人。

杨富民选的地方是在村子中间的一块地方。

这一块地方不小,就是杂石和灌木丛比较多。

还有不少大石头,北侧紧邻山体,也需要凿石开山,然后下面的土里还有不少石头,也需要把大的挖出来,平整地面。

房屋靠北建,但是也不能紧挨山体,要留出一定的空间。

不然来个泥石流或者山体落石啥的比较麻烦。

小山村学生其实并不多,有个两三间教室估计就够了。

再给建几间小点的厢房,当以后外面来的老师的宿舍和办公室,在弄出一块大的操场就可以了。

规划比较简单,主要结实耐用就行了,还有冬天教室取暖问题也一并提出了,可以在教室后面盘两个大炉子。

烧不了煤,也可以烧一些树枝干柴什么的。

不然冬天就太冷了,娃娃们也遭罪。

厢房到时候可以盘几个炕,老师冬天也不会太冷。

这边看完又去看了杨志远给自家准备的新房地基。

没想到杨志远这边地面收拾的很利索,地方也够大,可以建一大排北屋。

厢房位置也可以多建一些房间,院子还可以盖点牲口棚什么的。

杨志远说先建学校,学校建好,自己这边再开始建。

人多力量大,上午商量好之后,下午就开始干活。

为村里建学校,本以为是吃食堂的,没想到还是回家各吃各的,其实这小山村杨志远第一天来就没见过村里的大食堂。

不然杨志远也不会往家里放那么多吃的。

也许是杨富民队长有先见之明,也许是这个地方太小了,太偏僻了,没什么人来检查。

不吃食堂的好处就是大家都比较有计划的吃饭,没有其他地方那么浪费。

毕竟在山里很多人会下个套子,弄点野味什么的。

各吃各的就很好,这样有点好吃的自己吃就行了,不用全部拿出来分享不然打倒一只野鸡放整个村里的食堂里,一个人最多也就吃一小口。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