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 章 真正的锦衣卫来了(第1页)

第72 章 真正的锦衣卫来了

余令不知道苏怀瑾等人正在来的路上,并离长安越来越近!

余令如今在吃苦。

随着最终的三百人定下来,余令也跟着大家一起挥洒着汗水。

大家做什么,余令也跟着做什么。

余令渐渐地被大家所熟悉。

大家慢慢的发现,跟着自己一起吃住的余大人并不是自己先前认为的那样。

余大人也会笑,也会跟自己一样喊累,骂的脏话比任何人都难听。

也并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么高高在上。

余令没有形象的瘫软在地头,迫切的希望太阳升的更高一些。

这样就能好好的歇一歇了,身子累,心也累。

早知道这么累,就该听谢大牙的。

谢大牙说他们来练就行,余令可以坐在阴凉处看着,没有必要全程参与。

他说余令是官员,有权利坐在阴凉处看。

其实在某一刻余令已经心动了。

可最后余令还是拒绝了。

戚继光在《练兵实纪》说了,大明是"将不知兵,兵无节制",所以才指挥不灵,战斗力下降。

余令还知道……

和关心国朝的袁御史一样,大明卫所里有很多想好好练兵干一番事业的将军。

可惜在朝廷的制度之下。

他们还是无能为力。

所有人都明白,县官都不如现管,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朝廷这么做就是为了限制武将权力,限制将领对军队的掌控。

将领等级越高,他面对的掣肘也就越多。

顾全也说了,大明九边镇的将领,五品以上的,有一个算一个,哪个背后不是一个庞大边镇家族。

如今朝廷要打仗,第一件事就是先拨付军费。

不给钱,军队就不会动。

将领级别的知道天地君亲师,底下大字不识的大头兵可不知这个道理。

只要能吃饱,你说打谁就打谁。

就算是去造反,他们可能都不明白自己是在造反。

扛着大旗的肖五走了过来,居高临下的望着余令,呵呵一笑道:

“弱鸡!”

余令深吸一口气,一个鲤鱼打挺跳了起来,肖五见状扛着旗拔腿就跑。

这几日他和余令打了几回了,每次都是他躺在地上。

不是他气力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