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自动火控和主动防御(第1页)

坐在前排的老坦克兵吴师傅满脸疑惑:

"李总师,恕我直言,机器真能比人眼快、比人手准吗?炮手瞄准可是要靠多年经验的!"

李铭不急不躁:"吴师傅说得对,经验确实宝贵。但瞄准涉及的变量很多——目标距离、移动速度、风向风速、炮管温度等等。人脑计算这些参数需要时间,而且容易出错。集成电路可以在瞬间完成这些计算,精确到毫米级。"

吴师傅还是将信将疑,但没再多问。

李铭转向第二个话题:"主动防御系统更为革命性。传统上,坦克依靠厚重装甲被动抵抗攻击。而我们的系统将主动拦截来袭弹药,特别是反坦克导弹和火箭弹。"

这个描述引起了轩然大波。在场的工程师们议论纷纷:

"主动拦截?这怎么可能?"

"难道要给坦克也装上机枪对着导弹射击吗?"

"反应时间来得及吗?"

李铭举手示意大家安静,然后取出一叠详细设计图:

"系统分为三部分——探测器、计算模块和拦截装置。探测器是微型雷达和红外传感器的组合,负责发现来袭弹药;计算模块基于集成电路,在毫秒内分析威胁并制定拦截方案;拦截装置则可以是特制烟幕、干扰弹或者小型拦截弹。"

总工程师张德福拿过图纸,仔细研究后,脸上露出惊叹之色:

"这个设计...太超前了!但理论上确实可行。如果导弹能自己寻找敌机,那坦克当然也能发现并拦截来袭的导弹。"

一位年轻工程师举手:"李总师,这套系统的反应时间有多快?火箭弹的飞行速度很快,我们需要在极短时间内完成探测、计算和拦截。"

李铭点点头:"非常好的问题。根据我的计算,整个过程可以控制在0.3秒内,足以应对大多数反坦克武器。当然,这需要高度优化的算法和专用集成电路。"

"0.3秒?"老坦克兵吴师傅瞪大了眼睛,"人眼都看不清那么快的东西,机器能反应过来?"

李铭微笑道:"吴师傅,这正是集成电路的优势所在。虽然单个晶体管的反应不如人脑神经元,但数百个晶体管组合起来,运算速度就远超人脑。这就像一个人搬不动一块大石头,但一百个人一起就能轻松移动它。"

这个通俗的比喻似乎打动了在场的技术人员,大家纷纷点头,讨论的气氛也从质疑转向了技术细节和实施方案。

会议持续了整整一天,李铭耐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