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浓缩铀(第1页)

"军方会全力支持。"中将坚定地说,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无论需要什么资源,只要能实现这个目标,我们都会想办法满足。"

测试结束后,军方代表们匆匆离去,显然是迫不及待地要向上级汇报这一惊人的进展。

李铭带领技术团队返回实验室,开始规划下一阶段的工作。就在这时,负责爆轰系统的李教授找到了他。

"李总师,我们在爆轰透镜设计上遇到了麻烦。"李教授眉头紧锁,"按照您的图纸,我们需要实现32点完全同步引爆,时间误差必须控制在0.1微秒以内。但以现有的电子技术,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李铭早已预料到这个问题。"跟我来。"

他带领李教授来到一间特别的实验室,里面摆放着一套全新的电子设备,这些设备明显与外面的不同,精致小巧,线路布局也极为紧凑。

"这是我设计的新型电子引爆系统,基于集成电路技术。"李铭解释道,"它能将时间误差控制在0.01微秒以内,完全满足我们的需求。"

李教授瞪大了眼睛,小心翼翼地检查着这套设备,"这...这简直太神奇了!这种集成度,至少领先现有电子技术三十年!"

"先试验一下吧。"李铭没有解释这技术实际上领先了多久,只是简单地演示了系统的工作原理。

几小时后,爆轰团队完成了初步测试,结果令人振奋:32个测试点的引爆时间误差确实控制在了0.01微秒以内,完全符合设计要求。

李教授激动得几乎说不出话来,"李总师...我...我简直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如果这项技术用于常规武器,我们的炮弹精度、导弹制导系统都将获得革命性提升!"

李铭点点头,"这正是集成电路技术的魅力。它不仅能改变武器系统,更能改变整个工业体系。但现在,我们必须专注于'天启计划'。"

转眼间,项目启动已经50天了。基地里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几乎忘记了时间的概念,所有人都投入到了这场科技炼狱般的极限冲刺中。

离心机车间里,20台高速离心机已经完成组装,正在进行联调测试,另外30台正在紧张制造中;爆轰实验室里,李教授的团队成功制造了一个1:5比例的透镜式爆轰系统模型,正准备进行实弹测试;材料实验室里,王教授带领的团队日夜不停地测试各种特殊材料的辐射屏蔽性能。

一天深夜,李铭独自站在中央控制室,通过监控屏幕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