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角落里,一位平时不怎么发言的军工专家小声嘀咕:"这要是真的,等于我们直接多了个'穷人版导弹'库啊。比导弹便宜,威力差不多,而且能大规模部署..."
"够了!"总司令拍了拍桌子,"明天亲眼看看就知道了。无论成功与否,李总师的努力都值得我们尊重。会后,负责测试场安全的同志留下来,我们需要确保万无一失。"
......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十二辆改装后的火箭炮车就已经在A测试场就位。周围的山坡上,架设了各种测量设备和观测仪器。一些军方高层也亲临现场,想亲眼见证这个所谓的"奇迹"。
李铭穿着一件普通的军装,站在指挥车旁,神情专注地检查着每个细节。这次测试不仅关系到新武器的成败,更关系到前线战局的走向。
"李总师,B点已经准备就绪,目标区域布置了热源诱饵和观测哨,"通讯兵报告道,"无线电通讯畅通,随时可以开始测试。"
李铭点点头:"感谢各位冒着危险在前线配合我们的测试。告诉B点的同志们,站在安全区域,不要靠近目标区。"
一位军部大佬忍不住问:"李总师,老实说,你对这次测试有多大把握?"
李铭看了他一眼,平静地说:"八成。"
"八成?"那位大佬似乎有些惊讶于李铭的自信,"要知道,三百公里的距离,哪怕0.1度的角度误差,到目标区都是几公里的偏差啊。"
"这就是集成电路制导系统的妙处,"李铭解释道,"它能在飞行过程中不断修正弹道,减小误差。"
"但气象条件、地形变化、电子干扰..."另一位军官提出质疑。
李铭没有继续解释,只是微微一笑:"请各位拭目以待。"
随着一声令下,技术人员开始最后的准备工作。发射架被调整到计算好的角度,弹药被小心翼翼地装载进发射筒,控制系统进行最后的自检。
张工程师站在李铭身旁,额头冒汗:"老李,我还是有点紧张。这距离实在太远了,什么都可能发生..."
"相信科学,老张,"李铭拍拍他的肩膀,"更相信集成电路的力量。"
十点整,测试正式开始。
"所有系统检查完毕,随时可以发射!"技术主管报告。
李铭走到指挥台前,拿起话筒:"各位同志们,今天我们将见证一个历史性时刻。这种远程火箭炮,将彻底改变战场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