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小时?"张工程师差点把茶喷出来,"你疯了吧!就算不吃不睡,光组装一套制导系统就得——"
"放心,我有办法。"李铭胸有成竹,
"我们把整个生产过程拆分成模块,多线并行。你带一队人专攻发射系统,李教授负责弹体组装,王工负责制导模块,我来协调解决技术瓶颈。"
会议室很快挤满了从四面八方紧急调来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有的甚至还穿着睡衣,显然是被从床上拽起来直接送过来的。
李铭站在众人面前,声音不大但格外有力:"同志们,前线战事不等人。敌人的炮火随时可能倾泻到我们的阵地上,而我们手中有能扭转局势的武器!现在,我们需要在最短时间内复制这种武器,把它送到前线战士手中!"
张工程师在一旁补充:"上级已经征调了周边三个省的军工厂,所有资源向我们倾斜。物资运输车队已经在路上,半小时内第一批材料就能到位。"
人群中有人举手:"李总师,制导模块的集成电路生产线来得及吗?那可是最关键的部分!"
李铭微微一笑:"好问题。我已经让实验室的集成电路生产线全速运转,第一批制导模块已经在生产中。但为了加快速度,我简化了一些非核心功能,确保在不影响主要性能的前提下提高产量。"
"系统,有什么办法能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李铭在心中默问。
〖检测到宿主面临生产加速需求,启动"工业流水线优化方案",建议采用平行装配法,将复杂系统拆分为22个独立模块,同步装配后统一集成。理论上可提升生产效率215%。〗
李铭眼前一亮,立刻调整了生产方案。他把装配图重新绘制,将火箭炮系统拆分成二十二个独立模块,每个模块由专门的小组负责,最后再进行总装。
"按照这个方案,我们完全能在十二小时内完成第一批次的生产!"李铭拍案而起,满脸自信。
张工程师看着重新设计的装配图,眼中既有惊讶又有佩服:"老李,你这脑子里装的是什么?这种生产方式...简直像未来的装配线一样高效!"
李铭拍拍他的肩膀,压低声音:"别管我的脑子了,赶紧干活吧,前线等着呢。"
实验基地立刻化身为一个巨大的生产车间。大门口,一辆辆军用卡车络绎不绝地运送各种材料和零部件;仓库区,几十名工人昼夜不停地分拣、登记、配送;车间里,工程师们顾不上擦汗,专注地调试着每一个精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