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了,大多数人已经休息,但实验室的灯还亮着。推进系统测试组的几位工程师正在进行火箭二级发动机的点火测试,已经连续工作了18个小时。
"第十七次测试,高空点火模拟,开始!"测试主管下达指令。
在真空舱内,一台微型发动机模型开始运行,模拟火箭二级在高空环境中的点火过程。但几秒钟后,发动机突然熄火,仪表盘上的各项指标迅速下降。
"又失败了,"一位年轻工程师沮丧地说,"这已经是今天的第五次失败了。高空点火问题太难解决了。"
就在这时,实验室的门被推开,李铭端着一壶热茶走了进来:"还在加班?"
几位工程师连忙站起来:"李总师,您怎么这时候来了?"
"我知道你们在攻关高空点火问题,想过来看看有什么能帮上忙的。"李铭放下茶壶,给每人倒了一杯,"喝点热茶,提提神。"
年轻工程师接过茶杯,有些羞愧地说:"抱歉,李总师,我们还是没能解决问题..."
李铭摆摆手:"科研工作本来就是九十九次失败,一次成功。你们已经做得很好了。"他看了看测试数据,思考片刻,"我觉得问题可能出在点火序列上。在高空环境中,燃料和氧化剂的混合比例需要特别控制。试试把氧化剂先喷入0.3秒,再注入燃料,同时调整点火电流的波形..."
工程师们按照李铭的建议,重新设置了测试参数。令人惊喜的是,这一次,发动机稳定地点火并持续运行,各项指标都符合设计要求。
"成功了!"测试主管激动地喊道。
李铭拍拍年轻工程师的肩膀,"看到没?有时候解决问题只需要换个思路。"
"李总师,您真是太厉害了!我们研究了整整三天都没想到这么简单的解决方案。"年轻工程师激动得有点语无伦次。
李铭只是笑笑,没多解释。作为一个从2023年穿越回来的人,这些"创新"对他来说不过是记忆中的常识罢了。未来世界的火箭技术早已成熟,他只是把那些技术适当简化,让五十年代的工业基础能够实现而已。
"别熬太晚,明天还有更重要的测试。"李铭交代完,转身离开了实验室。
……
第二天一早,基地广播响起:"各部门注意,A区准备进行火箭发动机全系统测试,请无关人员撤离安全区域。"
李铭站在控制中心,看着监视器上的各项数据,神情专注。这是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