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测试性能(第1页)

整个控制室瞬间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这不仅仅是技术数据,更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来自太空的问候。许多人再次激动得抱在一起,老工程师们甚至抑制不住地抽泣起来。

李铭转向身旁的领导,发现这位平时严肃的领导也红了眼眶。两人无言地对视一眼,都明白这一刻的分量。

"还有更多数据传来,"通信专家继续报告,声音因兴奋而颤抖,"卫星轨道参数完全符合预期,高度250公里,倾角65.1度,运行周期90.3分钟..."

"等等,有图像数据!"另一位操作员突然喊道。

整个控制室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主屏幕上。随着数据解码的进行,一幅黑白相间的图像开始在屏幕上逐渐成形。

起初只是模糊的轮廓,但随着更多数据的接收,图像变得越来越清晰——那是一幅俯瞰地球的照片!虽然分辨率不高,但能清楚地看到地球表面的轮廓,白色的云层像棉花一样漂浮在黑色的大地和蓝灰色的海洋上。

控制室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震撼得说不出话来。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从太空中看到自己的家园。

"太...太美了,"一位年轻的女工程师轻声说道,眼泪已经顺着脸颊流下。

李铭也感到一阵热流涌上眼眶。他曾在教科书和纪录片中见过无数太空照片,但亲眼见证这历史性的第一张,感受完全不同。更何况,在他原本的时间线上,这张照片应该由另一个国家拍摄,而现在,它来自龙国的"启明星一号"。

"把这一刻记在心里,同志们,"李铭的声音略带哽咽,"这不仅是龙国的骄傲,更是全人类的里程碑。"

数据传输持续了近5分钟,直到卫星离开通信范围。这短短几分钟内,"启明星一号"传回了超过20MB的数据,包括系统状态报告、轨道参数、太空环境数据和几张地球照片。

李铭立即下令:"所有数据现场复制三份,分别由军方、科学院和我本人保管。任何数据的查看、复制或对外传播,都必须经过最高层批准。"

军方代表接过密封的资料袋,郑重地说:"这些资料的战略价值无法估量,我们将按最高机密级别保管。"

科学院代表也表态:"这些数据将为我国航天科技的发展奠定基础,我们会确保安全保密。"

……

接下来的几天里,"启明星一号"按预定轨道绕地球飞行,每天传回大量数据。地面控制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