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离成功!二级点火成功!"
控制室里响起一阵低低的欢呼,但很快又安静下来。还没到庆祝的时候,最困难的部分还在后面。
"二级正常工作,速度和轨道参数符合预期。"
"360秒,二级工作正常。"
"准备卫星分离..."
这是最后一个关键节点,如果卫星能顺利分离并进入轨道,那么任务就算成功了。
"卫星分离成功!正在接收信号..."
几秒钟的沉默后,通信操作员激动地喊道:"收到卫星信号!频率稳定,信号强度良好!"
"轨道确认,'自由星'卫星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控制室里终于爆发出欢呼声,但与想象中热烈的庆祝不同,这欢呼显得压抑而短暂。人们互相击掌,露出疲惫的微笑,但眼中没有胜利的喜悦,只有如释重负的解脱。
冯·莱布恩瘫坐在椅子上,长舒一口气。他应该感到高兴,但内心却充满了苦涩。这次"成功"来得太晚了,白头鹰国已经永远失去了成为太空第一国的荣誉。更糟的是,他们甚至不知道为什么前三次会失败,这个阴影将永远笼罩在他们的太空计划上。
观礼台上,统领起身向周围的人致意,脸上挂着官方式的微笑,但所有人都能看出那笑容背后的强颜欢笑和深深的憋屈。
记者们纷纷拍照,闪光灯此起彼伏,但没有人提问关于"为什么是第二"的尴尬问题。
半小时后,统领站在临时搭建的讲台前,向全国发表讲话:
"今天是伟大的一天,我们的'自由星'卫星成功进入太空轨道,标志着白头鹰国正式迈入太空时代..."
台下的记者们安静地记录着,没有往常发布会上的热烈掌声。统领的话语空洞而乏力,就像一个不得不承认自己只考了第二名的优等生,努力掩饰着失落和不甘。
"...虽然我们不是第一个,但我相信我们的太空技术将引领世界,未来属于白头鹰国..."
讲话结束后,统领拒绝回答任何问题,匆匆离开了现场。他的车队驶离发射场时,没有向欢呼的人群致意,因为根本没有欢呼的人群。这次发射成功,更像是一次痛苦的"补考及格",而不是值得骄傲的胜利。
世界各大媒体的报道也显得平淡无奇:
《纽约时报》:白头鹰国"自由星"卫星成功入轨,成为太空第二国
《泰晤士报》:迟来的成功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