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军事进步(第1页)

“朕如果记得没错,如今全军将士都配备了最新款的复合弓弩吧?”

得益于朱祁钰绘制的现代钢厂构思图,经过工匠日夜兼程的仿制,不说百分百还原,至少还原了70%,使得大明的炼钢工艺得到显著提升。

新的大明制钢厂,建立在京师拒马河附近。

炼钢本身就会产生大量废气,再加上蒸汽机烧煤炭的废气,那京师怕是要提前五百年雾霾了。

于是朱祁钰下令,炼钢尽量使用水排动力对高炉鼓风。

而拒马河呢,就是京师附近水流最湍急的河流,仿佛巨马奔腾,最初叫“巨马河”。

改善炼钢最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高锅炉里的温度。

第一步,强化鼓风。大明制钢厂利用水力驱动的活塞式风箱,替代传统的人力鼓风,极大的提高了风压和风量。

第二步,更改风管。将风管通道重新设计,燃烧时产生的煤气,会送到热风炉中。

然后在热风炉底部的燃烧室里燃烧煤气,高温废气使格子砖蓄热,待到一定温度后,热风炉改为送风模式,将热气通过风管重新送回高炉,如此往复工作。

如果觉得太复杂,可以模仿19世纪西方,在顶上增加反射盖,减少顶部开敞造成的热损失,也可显著提高炉温。

第三步,优化燃料。将开采出来的煤炭隔绝空气,加热到950°-1050°,高温燃烧18小时后,经过干燥、热解、熔融等阶段后,即可获得耐高温,且硫含量较低,能减少铁质脆化,燃烧温度可达到1700°的焦炭。

【ps:焦炭炼铁在南宋时期已出现。】

明朝的开采技术较为落后,这是短时间无法进步的。

朱祁钰回忆了一下后世煤矿的位置,最终定下,在山西承宣布政使司的朔县和平鲁县的交界处,安泰堡处开挖露天煤矿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