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不改变,就死(第1页)

“爹,兴许,等天衣阁再卖一段时间,就会没货了呢?”说这话的时候,徐行止自己都没有信心。

徐瑞叹了口气:“但愿吧。”

“对了爹,我觉得,天市坊的运营模式,或许我们可以模仿一下。”

这话让徐瑞听了很不开心,现在我们已经沦落到抄袭的地步了吗?

一百年来,江南势力在商界,一直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

如今朝廷只是略微出手,就打得他们头破血流。

这种强烈的落差感,真的很难用言语形容。

徐行止见老爹没有回应,继续劝道:“爹,如今世道不同了,朝廷开办的天衣阁,无论是价格、或者质量、还是服务,我们徐氏衣行都比不过。”

“如果不想亲眼目睹家道中落,唯有改变!”

“我们不能再继续走过去的老路了,棉布生意,是时候割舍。”

徐瑞狠狠地瞪了他一眼,骂道:“棉布,是徐氏的根!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抛弃!”

华亭徐氏的先祖,最初只是一个种棉花的,后来越做越大,成为富甲一方的商业世家。

“爹,或许我们可以进军丝绸行业。”

“???”徐瑞更是无语,他觉得自己儿子太过天真了。

“丝绸行业,苏州盛氏垄断了整个大明90%的市场,你觉得,我们能比得过他们?”

徐行止快要崩溃了:“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爹,你到底要怎样?”

“我们可不比隔壁的松江顾氏,人家除了做棉布生意,还将刺绣商业化,早已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

“可是我们华亭徐氏呢?一旦棉布生意倒台,就再也无法翻身。”

徐行止的想法很简单,既然棉布生意比不过,那家族就另辟蹊径,他觉得天市坊的“购、吃、游、娱”一体化的商业模式,非常有前途。

完全可以将其模仿过来,在各地开设类似的坊市。

如今家族正面临有史以来最大的挑战,再不寻求改变,就真的没救了。

在商场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总会是赢家。

徐行止最害怕的是,其他江南财团会比华亭徐氏更快跟进。

一座城,最多只能容纳下两个“坊”。

一旦比他人慢一步,连汤都没得喝。

尽管儿子说了一大堆,徐瑞依旧满脸不屑,他冷哼道:“我觉得你,是不是最近去天市坊沉迷堕落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