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十六年,五月。
距离上次皇子考核,已经过去了两年半。
朱见澄还是没有凑够造船的资金,尽管他已经很努力的赚钱了。
他运营的茶业和瓷业,每年都能给他带来千万级利润。
这个营收放眼整个大明,都能排得上前列。
“不够,还是不够!”
朱见澄在寝宫里抓耳挠腮,最近一个月,他天天失眠,眼圈黑得吓人。
他每天熬夜思考开辟新的产业,预估投资与收获。
其实,来钱最快的做法,都藏匿在《大明律》之中。
比如说,培养一批人去当海盗。
还有什么工作,能比抢劫来得快呢?
但是朱见澄有底线,违法的事情他不会去干的。
最近几年,明朝经济飞速发展,基本各行各业都卷得不行,早已接近饱和。
想要在其中杀出一片天,谈何容易?
为了支持皇侄子的事业,宋铭、宋晟、宋七三个舅舅,基本上把工资和分红的95%都交给他。
他们还发动家族的人,一起全力支持朱见澄的事业。
茂州宋氏一族明明是名门望族,生活却过得极为紧巴。
族人们毫无怨言,虽然他们不明白,朱见澄为何要那么多钱,但是他们清楚,一旦朱见澄做上了皇帝,茂州宋氏又将繁荣昌盛数百年。
这样,何尝不是一种投资?
......
朱见澄把自己关在寝宫里,已经持续一个多月。
期间,母妃宋婉珺每日都过来看望,她帮不上什么忙,只能给儿子做些好吃的,补补身子。
宋婉珺同样将自己的岁贡,全都拿出来交给大儿子。
自从朝廷收入显著提高后,钱太多的朱祁钰现在连嫔妃都发固定工资了,而且面额还不低,一年大概二百万两。
“澄儿,要不你出去走走吧?”
“整天待在这里,也想不出来什么。”
“不如,今天就让大舅带你去天音阁放松一下?”
她口中的大舅,就是五军都督府大都督宋晟。
朱见澄抿抿嘴,他没有回话。
不修边幅的他,满脸胡渣,看起来憔悴得很。
“唉——”宋婉珺见劝不动,她除了心疼,还能做点什么?
朱见澄躺在宽阔的大床上,盯着天花板发呆。
这时,太监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