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系唔喺我?》(粤语诗)
文/树科
我系我,镜面睇到嘅
我喺我?镜度唔系我:
我吵我闹,我哭我笑
郁郁下啫,冇声喺我?
镜像唔系我!
乜嘢至喺我?血肉系我?
宇宙大爆炸嘅东东
佢哋噈通通嘟有咗
冇数嘅我,点会喺我!?
我唔系你,我唔系我!
我喺个啲躝尸趌路嘅杰作
唔系噈喺祂嘅豉旦摆布
我问天打卦,天梗知一一道……
《树科诗笺》2025.3.28.粤北韶城沙湖畔
《镜像与本体的辩证》
——论树科《我系唔喺我?》的存在主义诗学
文/阿蛋
在当代诗歌创作的多元图景中,树科的粤语诗《我系唔喺我?》以方言为舟,驶入存在主义哲学的深水区,构建起独特的诗学空间。这首诗作突破常规的语言表达与深邃的哲学思辨,犹如一把锐利的手术刀,精准剖析 “自我” 这一古老而永恒的命题。当粤语特有的俚俗与灵动,碰撞上形而上的哲学叩问,一场关于存在本质的诗学对话就此展开。
一、方言的诗性突围:粤语书写的独特张力
粤语作为极具地域特色的语言,其丰富的口语词汇与独特的发音韵律,为诗歌创作注入鲜活的生命力。《我系唔喺我?》通篇采用粤语书写,“我系我”“镜度唔系我”“郁郁下啫” 等极具口语化的表达,让诗歌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与地域特色。这种方言书写打破了普通话诗歌创作的常规范式,形成独特的语言张力,使诗歌在接地气的同时,又保留了艺术的纯粹性。
中国诗歌史上,方言入诗早有先例。唐代刘禹锡的《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采用巴渝一带的民歌方言,将民间的质朴情感与自然景象完美融合,开创了方言诗歌的先河。树科的粤语诗继承了这一传统,却又有自己的创新。他不仅运用粤语的词汇,更在语法结构与韵律节奏上展现出粤语的独特魅力。粤语中特有的语气词 “啫”“噈”“嘟” 等,在诗中频繁出现,增强了诗歌的口语感与节奏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粤语方言的语境之中,真切感受到诗人的困惑与思索。
方言书写赋予诗歌独特的身份标识,使其在众多诗歌作品中脱颖而出。它既是对地域文化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