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数星辰》(粤语诗)
文/树科
盘古开天,女娲造人
雷泽华胥,伏羲画卦
神农尝草,炎黄先帝
中国人,中国神
神中国,数星辰……
大禹治水,钻木取火
后羿射日,夸父逐日
嫦娥奔月,吴刚伐桂
精卫填海,愚公移山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人定胜天,阿爷话晒……
《树科诗笺》2025.3.6.粤北韶城沙湖畔
《神话星河里的精神图腾》
—— 论《中国神,数星辰》的文化诗学建构
文/阿蛋
在浩瀚的中华文化长河中,神话传说如同璀璨星辰,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与精神密码。树科的粤语诗《中国神,数星辰》,以凝练而富有张力的笔触,将盘古开天、女娲造人等经典神话串联,在粤语方言的独特韵味中,构建起一座连接远古与当下的精神图腾。这首诗既是对传统神话的现代性诠释,更是对中华民族精神内核的深情叩问与有力彰显。
一、神话意象的层叠铺陈与文化溯源
诗歌开篇 “盘古开天,女娲造人 / 雷泽华胥,伏羲画卦 / 神农尝草,炎黄先帝”,以六个极具代表性的神话意象,如画卷般徐徐展开。盘古开天辟地,打破混沌,创造出天地秩序,正如《三五历纪》所记载:“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 盘古的创世之举,不仅是宇宙生成的神话叙事,更象征着中华民族勇于开拓、敢于创造的精神品质。女娲抟土造人,赋予人类生命,《风俗通义》云:“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 女娲的形象,蕴含着对生命起源的浪漫想象,也寄托着对人类繁衍不息的美好祈愿。
伏羲画卦,以阴阳符号构建起认知世界的哲学体系,这一行为标志着人类智慧的觉醒,开启了华夏文明的理性探索之路。神农尝百草,为人类寻找医药与食物,其 “一日而遇七十毒”(《淮南子》)的壮举,彰显出无私奉献与探索未知的伟大精神。炎黄先帝作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将分散的部落凝聚,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根基。这些神话意象的层叠铺陈,并非简单的罗列,而是通过历史纵深与文化厚度的交织,构建起中华民族的精神谱系。
诗人在此基础上,凝练出 “中国人,中国神 / 神中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