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哋嘅暗物质》(粤语诗)
文/树科
我哋嘅心思
睇唔见摸唔到
我哋嘅执念
睇得到摸得见
睇面睇胸,摸肚摸阴阳……
有上有下,冇左冇右
咪噈系蚂蚁嘅维度
寻日,今朝,添晚
讲嚟嘟喺时间嘅虚度
望嘅世界嘟海市蜃楼……
乜嘢系真嘅假嘅
卒之咗嘅未必
食饱咗嘅未必
谂嚟谂去,嘟系未必啫……
《树科诗笺》2025.3.29.粤北韶城沙湖畔
《暗物质的诗性解构》
—— 论树科《我哋嘅暗物质》的多维思辨
文/阿蛋
在当代诗歌的光谱中,树科的《我哋嘅暗物质》以粤语方言为棱镜,折射出人类认知困境的幽微图景。这首创作于粤北韶城沙湖畔的诗篇,将物理学概念 “暗物质” 转化为精神隐喻,在粤语独特的音韵肌理中,展开对存在本质的哲学叩问。诗中 “睇唔见摸唔到” 与 “睇得到摸得见” 的矛盾表述,构建起认知的张力场,恰似量子物理中波粒二象性的文学转译,在虚实相生间揭示人类感知系统的局限性。
一、粤语方言的诗学重构
粤语作为中古汉语的活化石,保留着古汉语的入声韵脚与单音节词汇,其九声六调的丰富声腔为诗歌创作提供了独特的音乐性。在《我哋嘅暗物质》中,“睇唔见”“摸唔到” 的短促发音,与 “执念”“阴阳” 的悠长声调形成节奏反差,暗合诗歌内在的矛盾张力。这种方言运用并非简单的地域标识,而是对现代汉语诗歌语言的革命性突破 —— 当普通话诗歌在 “朦胧” 与 “口语” 的两极间徘徊时,粤语以其独特的语法结构(如 “咪噈系”“嘟喺”)重构了诗歌的言说方式。
许地山在《空山灵雨》中提出 “文学是人间的自然呼声”,树科的粤语书写恰是岭南文化土壤中自然生长的文学形态。“望嘅世界嘟海市蜃楼” 一句,“嘅”“嘟” 等助词的使用,不仅强化了口语的亲切感,更消解了传统诗歌中 “雅言” 与 “俗语” 的二元对立。这种语言策略让人联想到北岛《回答》中对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的颠覆式表达,都是以语言革新挑战既定的认知范式。
二、认知维度的诗性突围
诗中 “蚂蚁嘅维度”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