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睇睇十字街头》(粤语诗)
文/树科
呢个时候,呢个空间
四边方向,八面来风
唉,熙嚟攘往嘅大家啊
我,望咁嘅唔喺频扑嘅大家
噈似喺睇到咗:唔喺岗位嘅联合国
华夏向东,北极向南
美丽向北,欧盟向西……
呵呵,睇睇,仲睇到咗
个啲非人嘅机器人……
《树科诗笺》2025.3.3.穗城珠江畔
《在地性狂欢与凝视重构》
——论粤语诗《睇睇十字街头》的都市诗学
文/一言
一、方言诗学的解域化实践
在标准语霸权统摄的现代汉语诗坛,树科以粤方言书写的诗意突围,恰似德里达笔下的"延异"策略,通过语音的偏离("呢个"替代"这个")、词汇的越界("频扑"指代奔波)、语法的异质("望咁嘅唔喺"句式),构建出迥异于普通话诗语的张力场。这种书写实践暗合德勒兹的"块茎理论",粤语不仅是工具性载体,更成为承载岭南集体记忆的根系网络。诗中"珠江畔"的地理坐标与"联合国"的全球想象,在"噈似"(像是)这个拟声词的粘合下,形成本土经验与世界图景的奇妙共振。
二、十字街头的狂欢化叙事
诗人选取的观察场域——"十字街头",实为巴赫金"狂欢广场"的都市镜像。四个方位词在诗中形成离心运动:"华夏向东"暗含文明古国的现代转型焦虑,"北极向南"解构地理常识的确定性,"美丽(国)向北"与"欧盟向西"构成空间错位的反讽。这种方位紊乱恰似艾略特《荒原》中的"不真实城",但树科以粤语特有的叹词"唉"与拟声词"呵呵"作为情感锚点,使碎片化场景获得抒情主体的温度。
三、机械凝视与人文反刍
当"非人机器人"闯入诗末镜头,技术物象的突兀介入打破了前文的人文景观。这种叙事断裂恰似本雅明所述"机械复制时代"的震惊体验,但诗人通过双重凝视完成救赎:先是肉身之眼观看"熙嚟攘往",继而以机器视角反观人类存在。这种主客体倒置的观看之道,与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形成互文——当人类在金属镜面中看见异化的自我,方言的在地性反而成为抵御技术侵袭的精神盾牌。
四、游荡者诗学的岭南变奏
波德莱尔的巴黎漫游者在珠江畔获得新的生命形态。诗人"望咁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