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解构完美》(第1页)

《完美嘅多边嘅》(粤语诗)

文/树科

圆满喺相对嘅愿望嚟嘅

绝对嘅画,绝对嘅追求啫

冇得绝对嘅圆

噈有得绝对嘅多边

边度有严密精致嘅完美……

《树科诗笺》2025.3.13.粤北韶城沙湖畔

《解构完美》

——论《完美嘅多边嘅》的辩证诗学

文/阿蛋

在当代汉语诗歌的版图中,粤语诗歌始终以其独特的语言质地与文化基因构筑着别样的美学风景。树科的《完美嘅多边嘅》恰似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以粤语方言的鲜活肌理与深邃的哲学思辨,在诗学领域激起层层涟漪。这首创作于 2025 年粤北韶城沙湖畔的短诗,以不足百字的篇幅,完成了对 “完美” 这一永恒命题的颠覆性解构,在相对与绝对的辩证中,展现出极具东方智慧的诗性哲学。

一、粤语语言的诗性突围:方言中的哲学言说

粤语作为汉语方言体系中保存古汉语特征最为丰富的语言之一,其独特的语音、词汇与语法结构构成了天然的诗性张力。《完美嘅多边嘅》开篇便以 “圆满喺相对嘅愿望嚟嘅” 奠定语言基调,“喺”(在)、“嘅”(的)等粤语标志性虚词的运用,不仅赋予诗句口语化的亲切感,更打破了普通话诗歌常见的书面语惯性。这种语言选择并非单纯的地域文化展示,而是诗人刻意为之的诗学策略 —— 当 “圆满” 这一抽象概念与充满市井气息的粤语虚词相遇,崇高的哲学命题瞬间获得了接地气的现实落点。

海德格尔在《语言的本质》中提出 “语言是存在的家”,粤语诗歌的创作正是对这一理论的生动实践。诗中 “绝对嘅画,绝对嘅追求啫” 一句,“啫” 字作为粤语中表示强调或转折的语气词,在语义层面消解了 “绝对” 的确定性,形成微妙的语义裂隙。这种语言层面的裂隙恰恰对应着诗歌主题中相对与绝对的矛盾关系,使语言本身成为哲学思考的载体。粤语独特的九声六调系统,在诵读时产生的抑扬顿挫,更强化了诗歌内部的辩证节奏,如同古老的岭南木鱼歌,在韵律的起伏中传递思想的律动。

二、辩证思维的诗性转译:相对与绝对的永恒博弈

《完美嘅多边嘅》的哲学内核,深植于中国传统哲学中 “阴阳相生” 的辩证思维。老子《道德经》有云:“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这种对事物相对性的认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