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语言褶皱里的哲学探微》(第1页)

《祂同牠有冇乜嘢唔同》(粤语诗)

文/树科.

祂,我哋睇唔见

大家嘟摸唔到添

卒之仲系冇处唔喺……

唔使问阿贵嘞

噈话睇到嘅灵猫啦

祂定喺讲祂嘅唯我独尊……

喺咁噈啱啱嘅哈

咪噈喺同神共舞

我哋大家通通嘟喺条道……

《树科诗笺》2025.3.31.粤北韶城沙湖畔

《语言褶皱里的哲学探微》

—— 论树科《祂同牠有冇乜嘢唔同》的存在之思

文/阿蛋

在当代诗歌创作日益追求先锋性与实验性的语境下,树科的粤语诗《祂同牠有冇乜嘢唔同》以其独特的语言质地与深邃的哲学叩问,开辟出一片别开生面的诗学空间。这首创作于粤北韶城沙湖畔的诗作,通过粤语方言的鲜活运用与存在主义命题的交织碰撞,构建起一个充满张力的文本世界。当我们将目光投向这首诗,不仅能看到岭南文化独特的语言密码,更能触摸到人类对终极存在的永恒困惑与追寻。

一、方言诗学:粤语语言的诗性重构

粤语作为汉语方言中保留古音古意最为丰富的语种之一,其独特的声韵调系统与俚俗化表达,为诗歌创作带来了别具一格的美学效果。在《祂同牠有冇乜嘢唔同》中,树科大胆启用粤语口语词汇,如 “冇处唔喺”“唔使问阿贵”“噈话” 等,这些鲜活的方言表达打破了传统诗歌书面语的桎梏,赋予诗歌以强烈的地域文化气息与生活质感。正如赵元任在《现代吴语的研究》中所指出的,方言 “不仅是语言的变体,更是文化的活化石”,树科的粤语书写,实则是对岭南文化记忆的诗性打捞。

诗中 “祂,我哋睇唔见 / 大家嘟摸唔到添”,“睇唔见”“摸唔到” 的重复强调,配合粤语特有的短促声调,营造出一种急切而又无奈的情绪氛围。这种语言的节奏感与口语化表达,使诗歌更贴近日常话语,却又在不经意间将读者引入形而上的思考领域。粤语中丰富的语气助词如 “添”“嘞”“哈” 的运用,不仅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更赋予文本以对话般的亲切感,仿佛诗人正与读者展开一场关于存在的私密交谈。

与北岛、海子等诗人惯用的普通话书面语诗歌不同,树科的粤语诗呈现出一种 “在地性” 的语言自觉。这种自觉并非简单的方言炫耀,而是试图在主流诗歌语言之外,寻找一种更能承载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