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张诚双眉紧锁,沉默不语,白桦风的笑容里多了一丝深意。
“小张,这种项目,指望它赚钱不现实。”
“但是,好处都在看不见的地方。”
“比如,在柳书记那里挂上号,让他记住有你这么一号人物。”
“再比如,你将来要在阜宁县办厂拿地,市里能不给你开绿灯?”
他身体微微前倾,压低了声音。
“一句话,阜宁县政府,绝不会让真心回报家乡的自己人吃亏。”
张诚缓缓抬起眼皮,目光平静如水。
“白局,这事我不敢打包票。”
“但我可以尽全力去问,去想办法。”
他一字一句,语气郑重。
“毕竟,我也是阜宁人,家乡有需要,我没有不尽力的道理。”
“好!好!好!”
白桦风连说三个好字,脸上的笑容彻底舒展开来。
“那我就等你的好消息!”
他站起身,有力地拍了拍张诚的肩膀,转身大步流星地离去。
望着他的背影,张诚眼神幽深。
他压根就没指望姜于洪或者嘉兴那帮商人。
姜于洪逐利,看不上这回报周期漫长的买卖。
嘉兴商人正忙着瓜分地盘,无暇他顾。
这事,没人愿意干。
但白桦风今天既然找到了自己,就说明他要的不是钱,而是一个能无中生有,变出钱的“办法”。
一个至少五六百万的资金缺口……
张诚的嘴角,勾起一抹意味难明的弧度。
脑壳疼?
不,这恰恰是机会。
……
翌日,清晨。
李圆圆领着一众阜宁商会的老板,风尘仆仆地从嘉兴赶回。
与嘉兴新商会的合作已经敲定,他们此行是特意来向张诚汇报成果,更是来“拜码头”。
病房里,人声鼎沸。
张诚云淡风轻地提了一嘴“拉电入乡”的项目。
在场的老板们个个都是人精,纷纷打着哈哈,顾左右而言他。
他们都清楚,这是个无底洞。
十几分钟后,老板们识趣地告辞,病房里只剩下李圆圆。
她今天穿了件大红色的高档呢大衣,衬得肌肤胜雪,优雅地坐在床边,用水果刀娴熟地削着苹果。
“拉电入乡这个项目,坑太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