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江北市的天就变了。
仿佛一夜之间,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被同一种颜色、同一种声音所占领。
公交站台的广告牌上,地铁隧道的电子屏里,写字楼巨大的幕墙上,滚动的全都是同一幅画面——广袤无垠的戈壁滩上,一口口清澈见底的养殖池如蓝宝石般镶嵌其中,池水清冽,池底的大虾、螃蟹个个生龙活虎。
画面下方,一行醒目的大字,如同烙印般刻在每个人的脑海里:“告别核污染,拥抱纯净海鲜——林天集团,为您守护餐桌上的最后一片净土。”
电视里,无论你调到哪个频道,黄金时段的广告都被林天集团包揽。网络上,各大APP的开屏广告、视频网站的贴片广告,全都是那片令人心安的内陆养殖基地。
一开始,还有人嗤之以鼻。
“又是炒作,沙漠里能养出什么海鲜?”
“资本家闻着味就来了,什么钱都敢赚。”
但随着东瀛核污染水排海事件的持续发酵,恐慌的情绪如同瘟疫般蔓延开来。
超市里,海鲜区门可罗雀,曾经人人抢购的进口海鱼、生蚝,如今像是垃圾一样无人问津。
民众的焦虑达到了顶点。
就在这时,林天集团的“纯净海鲜”,正式铺货上市。
第一天,各大超市的专柜前就排起了长龙。
“给我来五斤虾!多少钱?”
“三百一斤?昨天不还两百吗?算了,三百就三百,给我称五斤!”
“什么?没了?我排了两个小时的队!”
线上商城更是夸张,几乎是上架秒空。服务器接连崩溃了三次,技术人员加班加点,也赶不上民众疯狂的购买热情。
价格,更是以一种匪夷所思的速度,一天一个台阶地往上疯涨,却依然供不应求。
无数家庭主妇在电话里奔走相告:“别买海里的东西了!有辐射!快去抢林天集团的那个沙漠虾,虽然贵,但那是给孩子吃的,命重要还是钱重要?”
林天集团的“纯净海鲜”,成了风口浪尖上唯一的选择,唯一的救命稻草。
舆论的狂潮还未平息,一个更加重磅的消息,直接引爆了全国。
国家电视台一套,晚间新闻结束后的黄金时段,播出了一期长达半小时的专题报道——《戈壁奇迹:沙漠中的蓝色粮仓》。
节目以宏大的航拍镜头开篇,将林天集团在西北的整个项目展现在全国观众面前。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