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故事(第1页)

苍梧十年前灭国十二,一统江山。

这十二国的百姓被分成两类,一类叫国战遗民,而另一类则是国战余孽。

前者已经接受了现实,并且正在加快脚步融入苍梧,而后者仍不死心,期盼着有一天能重新复国。

众多国战余孽伪装成国战遗民,渗透了朝廷的方方面面,治理起来尤为困难。

一开始时,沈凛希望用原苍梧所属官员治理全国,但京城还好说,一旦牵扯到亡国故土,面临的排斥非常严重。

本地门阀世家觉得这些外来者挡了他们的仕途,朝廷经常连最基础的政令都无法实施。

有武将曾建议模仿当年的“辫子国”,来一场嘉定三屠,威震万民,可却遭到了诸多文官反对。

沈凛觉得国战时期死的人够多了,不想再生杀孽,最终取了一个折中的办法。

除去北方边疆藩镇外,中原各道只留有少量军队维持治安,其他数十万大军改编成为十六卫,驻守京城附近州府,这样一来,起码能保证朝廷手里捏着绝对优势的兵力,能镇压一切叛乱。

文治方面则开放科举,稳定民心,表明苍梧非苍梧人之苍梧,更是天下人之苍梧。

但因如此,也给不少国战余孽钻了孔子,毕竟谁也不能凭借高中学子的衣着打扮,来判断此人是不是包藏祸心。

这种微妙的平衡,一直持续到景明八年,有激进的国战余孽见时机成熟,竟公开联名上书,请求朝廷允许各道完全自治,甚至包括建立当地武装。

陛下龙颜大怒,让刑部出手,把奏章上署名的官员都抓了起来。

尚书省左仆射陆观潮在沈凛的暗中授意下,于早朝上为这些官员求情,被扣上了一顶谋反的帽子,锒铛入狱。

那些藏的比较深的国战余孽为此大喜,纷纷去牢中探望,并保证一定将陆大人救出来,就算牺牲掉一些人也没关系。

如果能拉拢一位三省大佬为己所用,国战逆党定能在朝堂上获得更多的话语权,可以为将来起事奠定坚实的基础。

就这样,沈凛又趁机抓了一批人,直到最后鱼儿都学聪明了,陆观潮才从牢房中走出来,官复原职。

叶望舒沉吟道:“当年这件事轰动朝野,虽然是计策,但知情人只有两位,所以陆爷爷被抓后,陆家过得很惨,百姓们是真的相信谋逆说辞,每天都会往陆宅里扔烂菜叶子,或是在门前吐口痰,陆妹妹也为此好久没有来国子监。”

江疏桐愤愤道:“这些男子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