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五百两与新扬州廋马(第1页)

光武帝一行的扬州府之行,与历代帝王南巡的轨迹看似重合,内里却截然不同。

盐商巨贾的园林笙歌早已随着盐业官办而消散在历史烟尘中,“扬州瘦马”这一依附于盐商奢靡的畸形产物也失去了滋生的土壤,成为文人笔记里一段令人唏嘘的往事。

雄心勃勃的光武帝,他的目光岂会流连于山水声色?

他此来扬州,主要是历代皇帝巡视江南,扬州一定是第一站,习惯使然。

在扬州知府田三耕的陪同下,光武帝一行象征性地参观了昔日盐商总会的旧址。

雕梁画栋犹在,却人去楼空,只余下空旷的回廊和褪色的朱漆诉说着往昔的浮华。

光武帝驻足片刻,对随行的南直隶巡抚姜镇(永昌二十年进士)和知府田三耕(永昌二十二年进士)道:“盐铁之利,关乎国本。官办虽平抑盐价,惠及万民,然此等豪奢之地,亦可警醒后世,奢靡之风断不可长!当思如何善用此等空间,或兴学,或设馆,使其真正有益于民。”

姜镇、田三耕连忙躬身称是,心中已在盘算如何将皇帝的意思落到实处。

离开盐商旧址,车队便驶向了此行的核心——扬州大学。

甫入校园,光武帝便感到一股蓬勃的朝气扑面而来。

校园占地极广,气势恢宏,丝毫不逊于南京的南直隶大学。

亭台楼阁间穿插着新式的砖石教学楼,宽阔的道路两旁绿树成荫,抱着书本匆匆而行的学子们脸上洋溢着求知的光芒。

校长赖越盛,一位精神矍铄的老学者,早已率校方高层在恢弘的主楼前恭迎。

在庄重而不失活力的校史馆内,赖越盛自豪地向皇帝介绍了扬大的辉煌历史与突出成就。

“陛下,扬州大学自永昌初年由几位饱学之士向朝廷申请组建扬州大学,两年完工,今建校已三十五载,承蒙历代朝廷及地方持续投资,如今扬大已是我大明东南文教重镇。尤为值得称道者有二:其一,乃铁壳舰船建造技术之研究,我扬大工学院船舶系汇聚了帝国顶尖的舰船设计与材料学人才,其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南洋水师新式炮舰;其二,乃纺织技术革新,我扬大纺织学院不仅传承江南织造精华,更在机械纺织、新式染料、织物结构研究上领先全国,其成果惠及无数织户工坊!”

光武帝频频点头,对扬大在实用工科领域的成就表示赞许。

然而,当他步出校史馆,漫步于校园林荫道时,敏锐的目光很快捕捉到了一丝不寻常的景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