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李敏哲何许人也(第1页)

京师大学堂大祭酒李敏哲的陨落,其戏剧性与堕落程度,甚至盖过了主犯崔明远。

他的人生轨迹,本是大明新式教育与寒门崛起最光鲜的样板,却最终成了这面旗帜上最刺眼的污点。

**寒门璞玉:苦难磨砺与恩师提携**

李敏哲的起点,低得令人心酸。

他出生河南卫辉府,是那场吞噬了无数生灵的开封大水的幸存者。

滔天浊浪卷走了他的父母和大部分亲人,只有他和一个年幼的妹妹被冲上一处高坡,侥幸活命。

那场灾难刻入骨髓的冰冷与绝望,以及对“失去一切”的恐惧,成为他一生无法摆脱的底色。

命运在最低谷处给了他一丝微光。

他被安置进了以纪律严明、学风刻苦着称的“黑风荡小学”,后又升入“黑风荡中学”。在那里,他展现出惊人的毅力和天赋。

饥饿与困苦没有压垮他,反而成了他发奋的动力。

他深知,读书是他和妹妹唯一的生路。他常常是教室里最后一个熄灯的人,油灯熏黑了他的鼻孔,也照亮了他通往未来的路。

他的刻苦与聪慧,引起了当时黑风荡小学及中学的传奇人物——永昌帝王凌的妹妹王丽的注意。

这位身份尊贵却心怀怜悯的公主校长,亲自过问了他的生活,减免了他的学杂费,甚至私下补贴他的妹妹。

她对李敏哲的期许很高,曾拍着他的肩膀勉励:“敏哲,苦难是磨刀石,磨砺出的锋芒,当为苍生劈开混沌。”

这份知遇之恩,李敏哲当时刻骨铭心,感激涕零。

后来,永昌帝的宠妃、同样以才学和开明着称的赵敏(后世尊称敏妃或赵贵妃)也曾短暂担任过黑风荡中学的校长。

赵敏更注重实务与经世致用,她敏锐地察觉到李敏哲不仅学业拔尖,更有一种超出年龄的沉稳和极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这在当时更多表现为一种“会来事”的潜力)。

她也对李敏哲青眼有加,多次在公开场合表扬,称其为“黑风荡之光”、“寒门之望”。

南直隶大学堂(大明首批新式大学之一)建成招生时,李敏哲以黑风荡中学最优异的成绩被第一批录取。

在大学堂,他依然是佼佼者,系统接受了新式科学、经史子集以及初步的管理学教育。永昌二年,朝廷恢复新式科举(融合传统经义与策论、算学、格物等新学),李敏哲不负众望,高中一榜进士,名列前茅,真正实现了“朝为田舍郎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