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 雍正帝密折制度监控群臣(第1页)

密折风云:雍正朝的暗线棋局

一、养心殿的烛影

雍正二年的冬夜,养心殿的烛火燃到了三更。爱新觉罗·胤禛捏着那份八百里加急送来的密折,指尖在"年羹尧在西安城外私设刑堂"的朱批上反复摩挲。宣纸边缘被炭火熏得发焦,像极了他此刻焦灼的心绪——这位川陕总督上个月刚平定青海,捷报里还说要"为陛下扫平漠北",转头就敢在自己的封地动用生杀大权。

"李德全。"他头也没抬,声音裹着寒气。

侍立在角落的总管太监赶紧躬身:"奴才在。"

"把李卫那份折子取来。"胤禛的目光扫过案头堆叠的密折,最上面是河南巡抚田文镜的奏报,说黄河堤坝又溃了,底下却用蝇头小楷写着"江宁织造曹頫私挪盐税"。这些折叠成方寸大小的纸片,比朝堂上的奏折更让他心惊——那里藏着官员们最私密的心思,像埋在雪地里的蛇,不知何时会窜出来咬人。

李卫的密折用牛皮纸封着,火漆印是个"雍"字。这位出身乞丐的浙江布政使,写奏折总带着股江湖气,却比那些科举出身的官员更敢说真话。胤禛展开来看,上面画着个歪歪扭扭的小人,旁边注着"年羹尧的管家在苏州买了二十个戏子",墨迹里还混着点酒气。

"有意思。"胤禛轻笑一声,提起朱砂笔在旁边批道:"看戏要看全本,别让戏子跑了。"他忽然想起康熙晚年,诸皇子争储时,满朝文武都像揣着明白装糊涂的戏子,只有这些密折,能让他看清后台的真相。

窗外的风卷着雪沫打在窗纸上,像无数双窥探的眼睛。李德全捧着刚誊抄好的明发上谕,上面写着"年羹尧劳苦功高,着加太保衔",字里行间都是嘉奖,却不知这份上谕发出时,李卫的密探已经盯住了那二十个戏子的船。

二、方寸间的锋芒

张廷玉走进上书房时,袖口还沾着雪。这位保和殿大学士刚从圆明园回来,雍正让他核校各地密折的存档,那些标着"亲阅"的折子,连军机处的章京都不能碰。

"张大人,"军机处的小吏捧着个木匣,"这是刚从广东递来的,用的是桑皮纸封的。"

张廷玉接过木匣,指尖触到冰凉的铜锁。桑皮纸是广东巡抚杨文乾的记号,这人是年羹尧的门生,却总在密折里说年羹尧的不是。上个月还奏报"年将军在西宁吃喇嘛的供品",转头就送了两箱普洱茶到年府。

展开密折,杨文乾的字写得规规矩矩,说的都是赈灾的琐事,直到最后一页才藏着句"香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