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长河》
第一章 陶罐上的星光
黄河的水在暮色里泛着土黄色的浪,阿陶把最后一块陶土拍在坯上时,指尖被硌出了细密的红痕。他身后的洞穴里,篝火正舔着岩壁,将母亲和妹妹的影子投在石墙上,像两株摇曳的芦苇。
“阿陶,今晚得烧出三个储水罐。”母亲的声音裹着烟火气飘过来,她正用骨针缝补兽皮,“上游的部落说,今年的雨水会比往年少。”
阿陶“嗯”了一声,转动着手里的陶罐坯。坯上有他用指甲刻的纹路,是模仿着河边看见的鱼,还有天上的星星。去年部落里的巫祝说,这些纹路能讨好河神,让河水别退得太快。
夜幕降临时,陶窑终于燃起了火。火焰噼啪作响,把阿陶的脸映得通红。他看着火苗舔舐着陶罐,忽然想起三天前在河湾捡到的贝壳,白花花的,像极了雪。他偷偷把贝壳埋在窑边的土里,想让河神知道,他们没有贪心,只是想多存些水。
烧窑的第七个时辰,天边泛起了鱼肚白。阿陶掀开窑顶的石板,一股热浪扑面而来——三个陶罐静静地躺在灰烬里,表面结着细密的冰裂纹,像冻住的河面。他抱起最大的那个,陶罐的温度烫得他指尖发麻,却让心里踏实得很。
母亲走过来,用粗糙的手掌摸着罐壁:“好纹路,河神会看见的。”她从怀里掏出一块晒干的野麦饼,塞到阿陶手里,“吃了有力气,去河边打水。”
阿陶提着陶罐走向河岸,晨雾里,他看见远处的河滩上,有别的部落的人也在挖窑。他们的陶罐坯上刻着不一样的纹路,有的像太阳,有的像奔跑的鹿。阿陶忽然觉得,这些不一样的纹路,就像天上的星星,虽然样子不同,却都在守护着这条河。
他把陶罐放进水里,看着河水咕嘟咕嘟地涌进去。水面上,他的影子和陶罐的影子叠在一起,像两个相依为命的伙伴。那一刻,阿陶不知道,这只陶罐会在三千年后被考古学家从黄土里挖出,罐壁上的鱼纹和星纹,会成为解开先民生活的钥匙。他只知道,握住这只陶罐,就握住了活下去的希望。
第二章 甲骨上的誓言
商王武丁站在龟甲堆前,看着贞人将灼烧的火箸按在甲骨上。裂纹像突然活过来的蛇,在龟甲上蔓延开时,他听见自己的心跳声比祭祀的鼓声还要响。
“王,裂纹向北,是吉兆。”贞人的声音带着颤抖,他刚从龟甲上解读出“伐羌,吉”的字样。武丁的指尖划过甲骨边缘的凿痕,那里还留着昨夜工匠打磨的痕迹,冰凉而坚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