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二皇子谈平衡(第1页)

勤政殿内,听完天幕最后揭露的废太子柴承煜最后还是登基了的介绍,皇帝柴裕一巴掌拍在鎏金御案上,震得砚台里朱砂溅出几点暗红。

“这混账天幕说废太子还能登基?”

皇帝柴裕脖颈青筋突突直跳,抓起黄绸帕子猛咳两声,“朕亲手废的太子,亲手立的二皇子监国,他凭什么!”

“陛下息怒!”

丞相黄识手一抖,手中茶盏不小心磕在御案桌角里,杯中茶水沾湿了官袍。

老丞相顾不得泼湿的紫袍下摆,拎起玉笏板就开始劝慰,“许是后世记载有误,亦或是……”

“有误能误出个皇帝来?!”

皇帝柴裕抄起一沓奏折砸在御案上,震的奏折堆成的小山摇摇欲坠,最后纷纷落在地上。

“亦或是什么?快给朕解释解释,什么叫‘最后登基的还是废太子’?!”

“臣以为,当是有贼人叛乱,亦或是外族入侵,以至于二皇子与太尉王雄不得不领兵亲征,朝中空虚之际,被有心之臣利用,迎废太子登基。”

丞相黄识上前一步,在皇帝耳边低语道:

“毕竟,二皇子出身武将,天生与文臣不合,八皇子生母乃蒙古血统,出身又不足以服众,余下众皇子则各有所好,不足以承继大统,废太子登基之事,或许可成。”

“这……倒是有理,可谁有这么大的力量统合朝中诸臣推举废太子登基?按天幕的说法,几年后的朝堂上应当满是二皇子一派啊?”

“臣以为,陛下心中已有定论,只是不愿相信而已。”

“爱卿是说,御史大夫张汤?他为何要如此啊,照天幕所言,他应当是在兴国十六年太子党羽被朕清算之后,便主动投奔了二皇子才对啊。”

“臣不知,不过张汤此人素来明哲保身,许是为了自保也说不定啊。”

“或许吧,眼下还是先稳住朝中诸臣,集中精力应付接下来的灾祸为要。”

“陛下所言极是。”

————

驿站内,河西走廊的风沙卷着枯叶扑打着驿站的窗纸。

二皇子柴玄卸甲坐在胡床上,用剑尖挑着油灯芯,火星子溅在他新得的突厥狼皮靴上,烫出几个焦斑。

副将王猛蹲在墙角啃粟米饼,腮帮鼓得像塞了团棉花,李敢则翘着腿靠在门框上,用佩刀敲着酒葫芦打拍子,刀刃映出三人脸上忽明忽暗的影子。

“你们说……”

二皇子柴玄用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