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千里风尘归长安(第1页)

兴国十五年五月二十七日,长安城外。

三十里御道翻腾着阵阵黄土,二皇子柴玄率军策马奔向长安城。

自函谷关至宣平门,槐柳夹道如列阵甲士,枝头尽悬朱幡羽葆,微风一过,荡出豪气万丈。

御道旁,百姓皆着素衣,男丁腰系麻绦,妇人头簪白茅,稚子捧陶碗跪于道左,碗中新酿浮着三茎麦穗,正是“敬战魂”的古礼。

八十岁的老巫祝手持龟甲,在宣平门下念念有词,龟甲裂纹里渗着牲血,映得“长安城”匾额泛着暗红光泽。

未时三刻,城门外方向传来闷雷般的钲鼓。

十二名西北铁骑斥候纵马掠过,玄甲上的狼首徽记染着漠北黄沙,马首系着的突厥狼尾在风中狂舞。

“将军驾到——”

得知二皇子柴玄凯旋归来,百姓中呼喝声浪此起彼伏,震得道旁槐叶扑簌簌落下。

先头军阵如黑云压城,千乘武刚车隆隆碾过,车舆蒙着从阔阔赤那可汗大帐里缴获的虎皮,矛戟如林插于车侧,刃口垂着的红缨已被鲜血浸成褐色。

左列【周】字大旗猎猎作响,猩红旃旗上的墨字被阳光照得透亮,依稀可见战场凝固的血痕。

右列【玄】字大旗随风翻卷,青底上的雄鹰图案振翅欲飞。

二皇子柴玄身着明光铠,骑乘着自己的爱马“掠影”,肩系的兽头吞口狰狞可怖,铠甲缝隙间露出的中衣染着西域沙色。

“武威王!武威王!”

欢呼声骤起,如渭水决堤般迸发出来。

副将李敢纵马而过,左腕缠着的突厥狼旗染着焦黄,只见他先行策马开道,避免百姓被大军冲撞。

只见副将李敢胯下的白马猛然人立而起,前蹄猛蹬两下,随后稳稳停在献酒的陶碗前。

副将李敢下马,酒香混着泥土气扑面而来,在他身后,二皇子柴玄、副将王猛与一众将士亦是骑马冲锋而来,随后下马等待天子的到来。

宣平门缓缓开启,三十六名羽林郎持棨戟鱼贯而出,红缨枪尖挑着的灯笼写着【武威】二字,被风吹得左右摇曳。

太常寺官员身着深衣,手捧黍稷、牺牲,在御道上洒下朱砂——这是周室开国以来,唯有凯旋时才能享有的“郊迎大礼”。

皇帝柴裕身着玄冕,乘坐六龙舆出端门。

舆前黄钺开道,钺上【天子征伐】四字是太祖皇帝用匈奴单于的头骨磨墨所书,历经百年仍有杀伐之气。

“儿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