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历史读来令人拍案叹息,却也藏着所有王朝末世的共同病灶。
当权力被士族垄断,就算朝中有贤臣主持大局,也扶不起这群「肉食者鄙」的纨绔子弟。
先说陈度这号人物,一个淮南盐枭,靠什么短短五年就敢在建业称帝?
按《陈书·陈国主传》记载,这老兄每天只睡三个时辰,白天练兵,夜里还要翻《齐民要术》学屯田。
他治下的江东,每亩地能产粟米三石,是大周治下的两倍,就这一条,老百姓就愿意跟着他干。
反观周室,士族豪强占着七成良田,却不交税。
老百姓的日子本就难过,再加上为了抵御北面突厥人的进攻,赋税就更重了,重税加上天佑元年那一场小型旱灾,直接导致饿殍遍野,连树皮都被啃光了。
史书记载,天佑二年四月十一,淮南陈度筑坛建业城南,祭天称帝,国号「大陈」,建元「建皇」,改秣陵为建业,定都建业。
所以当陈度的即位诏书喊出「拯黎庶于水火」时,江南士族竟有半数跑去归附。
更讽刺的是,他定都建业后干的第一件事,是把秣陵的「秣」字改成「业」。
「秣」者,马料也,陈度认为这个字代表皇帝和士族心中看不起天下万民,把百姓当做可以随意宰杀的牲口。
于是他大笔一挥将秣陵改为建业,「业」者,基业也,直指他要开创平民的新天下。
这地名之改,是陈度为民做主的宣言。
传至长安,朝野震恐,愍帝召丞相徐遮问策。
遮奏曰:「陈度起于草莽,据有江左,实因吾朝纲纪废弛,士民离心。今唯有整军备武,以图中兴。」
乃请以京师所剩三万玄甲军为基干,募兵于关中、河东,复括民财充军需。
然朝堂之上,世家大族掣肘甚力,遮迫于势,以光禄勋田义为征南大将军,统军十万南征。
再说丞相徐遮的「妙棋」变「臭棋」。
这位从牧马奴爬上来的权臣,难道真不知道田义是块废料?非也。
当时朝堂上,士族深受徐遮制定的《考成法》的迫害,如今天下局势不稳,徐遮这个丞相的声望也深受打击。
于是士族们联名反对起用寒门将领,徐遮若强行任命寒门,立刻会被扣上「结党营私」的帽子。
就这样,在众士族逼迫下,丞相徐遮最终同意用田义为将,做出「以毒攻毒」的无奈之举。
士族子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