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国十五年六月十五日正午,就在以南山二逸为代表的文人群体动身南下入蜀的同时,久违的天幕再次出现。
熟悉的带着黑框眼镜的历史类博主小君再次出现在天幕的画面之上,轻咳一声后开口:
【哈喽,各位观众老爷们好久不见,我是历史类博主小君,本期的节目就此开始。
由于北方的势力冲突极其复杂,涉及的人物也众多,为了各位观众老爷的脑细胞着想,咱们所以本期节目就先从陈国主,也就是南陈的皇帝陈度开始说起吧。
《新周书·陈国主传》记载,辽王十年八月中,度自崤山败还建业,从者仅二万,甲仗尽失。
时江南震骇,三吴士族私议「天亡伪陈」,豫章、会稽流民闻风而动,婺州山越酋帅潘临趁机煽乱,连破三县,建牙旗于乌伤,号「讨逆大将军」。
且说辽王十年八月中,那位雄踞江东的陈度,刚从崤山败阵归来,狼狈退回建业。
昔日挥师西进时何等意气风发,此刻却只剩两万残兵跟从,甲胄兵器丢得精光。
这消息如惊雷般炸响,随后迅速传遍江南,三吴之地的士族豪门在私下议论:「这怕是天要亡伪陈啊!」
这种私下里的议论虽然没有太大影响,却也透露出了当时江东人心浮动的局面。
身为皇帝的陈度引兵西进败归,已然动摇了统治根基,哪怕暂时平定了叛乱,这「伪陈」的名号背后,怕也是危机四伏。
尤其是山越与流民的反叛,加上士族的离心,为日后江东局势的再变埋下了伏笔。
豫章、会稽的流民本就因战乱颠沛,听闻风声便如星火燎原般躁动起来。
婺州的山越酋帅潘临更是趁机煽风点火,连破三县,在乌伤竖起牙旗,自封「讨逆大将军」,那架势,分明是要拿陈度的江东基业开刀啊。
可这内乱还不止于此。
丹阳尹沈兴阴结吴兴周冶,屯兵石头城,移檄州郡曰:
「陈度引狼入室,致长安涂炭,吾辈当清君侧以谢天下。」
度还宫三日,召群臣议策,面有箭伤而辞色厉甚,曰:
「昔吾定江东,尝以剿抚并用,以恩威兼济方得江东之地,今吾虽败,然基业尚存,以大军讨之,必使江左复安。」
言罢,群臣稍振。
这话说的什么意思呢?是说啊,担任丹阳尹的沈兴暗地勾结吴兴豪族周冶,在石头城屯兵据守,还发了一道檄文到各州郡,喊出「清君侧以谢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