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挑拨离间(第1页)

【冀州的潘图,袁集二人掀起内斗,先前退守的伊利可汗可就要趁机搞事情了。

史书记载,辽王十年冬,伊利可汗在长安,闻潘图、袁集内哄,冀州士族震恐而心未服,笑谓左贤王曰:

「汉地之弊,在士与民不相容,今潘图以草莽凌世家,是自溃其篱也。吾当因其隙,裂其地。」

乃选汉降臣王翼之甥王滔,授以符节,赐锦缎百匹、明珠一斛,使潜入冀州,谓曰:

「汝往说袁氏余党及清河、渤海诸坞壁主,言潘图将尽诛士族,籍其田宅以赏流民。大汗愿助汝等复势,凡应者,封以县侯,世掌其坞壁,不输租税。」

又密令:「得士族誓书者,即报吾,吾当以精骑继之。」

辽王十年冬天,伊利可汗在长安的宫帐里收到了有关冀州内乱的情报。

刚听完细作关于“潘图捆袁集、抄坞壁仓”的密报,他当场就拍着大腿大笑不止,对着左贤王说:

“汉地的毛病,就出在士族和百姓尿不到一个壶里!现在潘图这泥腿子拿着刀逼世家,等于自己拆自己的篱笆墙,这机会,咱得抓住,争取一举把冀州撕个口子!”

您猜这老小子为啥这么乐呢?

只因为他太懂汉地的“死穴”了。

士族瞧不上流民,流民恨士族囤粮,潘图帮流民出头收拾了袁集,看着是赢了,实则把冀州的“士民裂痕”撕得更大了。

就像一锅粥,本来士族和流民就互相硌应,潘图这一搅,表面上稠了,底下的渣子就全浮上来了。

伊利在长安宫里,对着冀州地图画圈,跟左贤王掰扯:

“你看啊,潘图靠红巾军压着士族,可那些坞壁主心里能服?袁集虽然被捆了,他的门生故吏、清河崔家、渤海高家,哪个不是憋着气?这些人就像干柴,就差一把火,咱给他们递个火折子,冀州就得烧起来!”

左贤王却有点犯嘀咕:

“潘图刚收拾了袁集,手里有粮有兵,怕是不好啃吧?”

伊利冷笑一声:

“硬啃当然不行,得用‘软刀子’。汉人的话叫‘趁你病,要你命’,现在他们内讧刚完,士族怕被清算,流民怕士族报复,心不齐,正是咱下手的好时候。”

说着,他就点了个叫王滔的汉人,这人是降臣王翼的外甥,在长安混过好几年,嘴皮子溜,还懂冀州士族的规矩。

伊利给了他一块金狼符,相当于突厥人的身份证明,又塞了百匹锦缎、一斛明珠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