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项目重启困(第1页)

丁义珍把那张没盖章的红头文件塞进内袋时,阳光正斜切过县委大楼的台阶。

他刚迈出两步,小赵就追上来,手里抱着一摞刚印好的方案说明,纸边还带着油墨味。

“丁县长,材料都齐了,咱现在就下乡?”

“走。”丁义珍没回头,抬脚上了车。

车一启动,他就掏出手机拨通柳树沟村支书的电话。响了六声,自动挂断。

他又打给村会计,关机。小赵看了他一眼,没吭声,把材料按村名分好,用夹子夹牢,插在座位背后的网兜里。

到了柳树沟,村口的老槐树下空荡荡的。一张传单被踩进泥里,半张脸朝上,印着“自愿捐款、公开透明”八个字。

丁义珍弯腰捡起来,翻过来,背面是孩子用铅笔写的字:“爸爸说路修不好,我们搬走。”

他把纸折好,揣进裤兜。

敲第一家门,没人应。第二家,窗帘猛地拉上。第三家是个独居老人,门开了一条缝,烟味混着霉味冲出来。

“我不捐,也不当监督委员。”老头嗓子里像卡着痰,“上次签字的人,现在连低保都领不到了。”

“这次不一样。”丁义珍把方案递过去,“名单公示,纪委监督,谁卡你,我查谁。”

“你查?”老头冷笑,“李书记一句话,就能让财政局不拨钱。你一句话,顶得上吗?”

门“啪”地关上。

一整天,他们跑了七个村,发了三百多份材料。回应的不到三十人,多数是问:“上次说自愿,这次是不是又变摊派?”

回县城的路上,小赵低着头:“丁县长,有人跟我说,监督委员会就是出头椽子,早晚被砍。”

“那就让他们砍。”丁义珍盯着窗外,“总得有人站出来。”

第二天一早,他直奔财政局。

王副局长办公室门开着,人不在。丁义珍等了二十分钟,才见他拎着保温杯从楼梯上来。

“王局,应急资金备案走得怎么样了?”

王副局长拧开杯盖,吹了口气:“市里还没回话。程序上,这种动用必须市财政批,咱们不能先斩后奏。”

“可市里昨天就收到了申请。”

“那也得走流程。”王副局长把杯子放下,“丁县长,我不是不配合。但规矩就是规矩,你总不能让我担责任吧?”

丁义珍看着他:“所以,只要没人批,钱就动不了?”

“不是动不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