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政府办公室里。丁义珍坐在桌前,手指在键盘上敲得飞快,屏幕上是一份不到三页的汇报提纲,标题写着《关于开辟北极圈食品供应通道的可行性分析》。
他把最后一行数据核对完,顺手点了打印。
打印机嗡嗡响起来,吐出一张张纸。他盯着“运输成本测算”那一页,目光落在“甫光船队可直达楚科奇海域”这行字上,拿起红笔,重重加粗了一遍。
王大陆昨晚说的话还在他耳边打转——“甫光叔的船队……真能进北极?”
这话问得实在,也问得扎心。不是不信,是怕信了,却走不到头。
他把材料装进文件夹,夹在腋下,走出门时天光已亮。镇口那棵老槐树下,停着他那辆旧桑塔纳,车漆斑驳,但发动机一打就着,像一头老牛,脾气倔,但靠得住。
“去省城?”司机老陈搓着手问。
“嗯,去见见老师。”丁义珍系上安全带,“高育良。”
车子颠簸着上了高速,窗外的田野飞快后退。
丁义珍靠在椅背上,闭眼回想高育良上课的样子——背着手在讲台上来回走,突然停下,指着某个学生:“你说,政策不是空中楼阁,是地里的根,扎得深,才能长得出树来。”
那会儿他觉得老头儿啰嗦,现在听来,句句是金。
到了汉东大学家属区,门卫果然拦车。老陈刚要解释,丁义珍摇下车窗,递上一张手写的便条:“丁义珍,高老师的学生,约了高老师谈点事。”
门卫犹豫了一下,打了个电话,点头放行。
高育良住的是老式红砖楼,三楼,没电梯。丁义珍拎着文件夹爬上去,敲门。
开门的是个高启强,今天他穿着件灰夹克,眼神里藏着点犹豫。
“丁书记来了!快请进”
“哎呀,今天老高也在呀,看你这表情是与心事?”
“哦,义珍来了。”屋里传来熟悉的声音,“进来吧,启强,让开道。”
高育良坐在书房的藤椅上,穿着件旧毛衣,手里捏着本《资治通鉴》。他抬眼看了看丁义珍,又瞥了瞥他手里的文件夹,嘴角一挑:“还带作业来?”
“不是作业,是提案。”丁义珍把文件夹放在茶几上,拉开椅子坐下,“想请您看看,我能不能干一件‘出格’的事。”
高育良放下书,端起茶杯吹了口气:“说说看,多‘格’?”
丁义珍打开文件夹,一页页讲起来。从北极驻点人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