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高育良出山(第1页)

梁群峰把茶杯往桌上一搁,盖子磕在瓷沿上,发出清脆一响。他盯着墙上那幅全省政法系统架构图,手指在吕州的位置点了三下,像是在敲门。

他昨晚上没睡好,半夜醒来,脑子里不是文件也不是会议,倒是翻出些老黄历——六十年代抓特务,七十年代回汉东工作,结婚生子,八十年代主抓汉东的公安系统,刀口上走过来的,啥风浪没见过?可现在不一样了,不是他怕事,是得为后头人留条路。

祁同伟是他女婿,本事有,底子也硬,还是棒梗的干儿子,上层关系不缺,可眼下才刚上京海市局副局长。梁群峰要的不是个听话的,是个能顶上去、又能连上下的。

京海那边赵立冬越爬越高,赵立春成了省长,赵立冬在城建口搂钱搂得手软,再没人压住,迟早出大事。

他得找个人,既懂规矩,又有分量,还得——不能是新人。

第二天一早,他让秘书把汉东政法学院近五年干部履历调了出来。翻到中间,手指停在一个人名上:高育良。

“这人,还在讲课?”他问秘书。

“讲呢,上个月还带学生搞了个‘基层执法规范化’调研,省司法厅转发了报告。”

梁群峰哼了一声:“讲得好不如干得好。可讲了这么多年,说明脑子没锈,心也没冷。”

他拨了个电话。

“老高,中午有空没?我请你吃顿便饭,就政法学院门口那家牛肉面,你还记得不?”

高育良接到电话时正批改论文。学生写“法治建设应以人为本”,他批了句:“人是本,权是刃,刃不归鞘,终伤其主。”写完自己笑了笑,把红笔搁下。

他当然记得那家面馆。十年前,梁群峰来学院听课,听完没走,拉他去吃面。

两人蹲在门口小凳上,一边吸溜一边聊执法独立性,说到激动处,梁群峰一拍桌子:“法院要是听市长的,那叫衙门;要是听法律的,才叫法庭!”

那会儿他还觉得这话太冲。

现在想想,冲的人还在位,不冲的反倒缩着。

中午,两人坐在老位置。梁群峰一碗面,一碟咸菜,吃得呼呼响。

高育良慢条斯理,面快见底了才开口:“您这顿饭,怕不只是叙旧吧?”

“当然不是。”梁群峰擦了擦嘴,“我问你,你在这学院待了二十年,带出多少学生?”

“算上进修的,没有三千也有两千多个。”

“里头当公安局长的几个?法院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