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义珍蹲在沥青边上,指尖还卡着那颗小石子,风一吹,石子晃了晃,没掉。他盯着那道缝,像盯着一张嘴,想说话,却只吐出一口闷气。
他站起身,拍了拍裤腿上的灰,转身进了工地旁那间铁皮屋。屋里闷热,一张桌子,两把椅子,墙上贴着施工进度表,红笔圈了几个“滞后”。老张正低头填表,见他进来,赶紧站起来。
“丁县长,刚查了,柳树沟和李家洼两个标段,接缝问题都返工了。”
丁义珍点头,拉开抽屉翻出各村捐款统计表。表格是昨天刚报上来的,红笔写着“自愿捐款,共建家园”,底下密密麻麻列着名字和金额。
他扫了一眼,眉头皱起来。柳树沟是贫困村,人均收入不到全县一半,可人均捐款居然比城郊的富裕村高出三成。五保户王老栓,登记捐了两百,隔壁李家洼的村主任才捐了一百。
“这额度,谁定的?”他把笔往桌上一扔。
老张搓着手:“说是县里没硬性指标,各村自己动员……李县长前天在镇干部会上提了一嘴,说修环线资金紧张,得靠群众支持。”
丁义珍冷笑:“靠群众支持?那怎么不把李县长家的车卖了捐了?”
老张不敢接话,低头翻本子。
丁义珍把表翻到背面,在空白处写下五个字:“谁定的额度?”笔尖用力,纸都戳破了。他没署名,直接搁在桌角,拎起水杯就往外走。
中午,李达康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文件。他一眼就看见那张纸,停了两秒,顺手抓起来揉成团,扔进废纸篓。
---
午后太阳毒,丁义珍没通知任何人,带着秘书小赵直奔柳树沟。
村口那棵老柳树还在,树皮剥了一块,像是被车蹭的。几个孩子蹲在树荫下玩石子,见车来了,抬头看了一眼,又低头继续。
村委会院子里,村支书老吴正和几个村干部开会,见丁义珍来了,赶紧迎出来,满脸堆笑:“丁副县长怎么亲自来了?也不提前说一声,好准备准备。”
“不用准备。”丁义珍摆手,“我就随便走走,看看路,听听话。”
老吴笑得更勤快:“路修得可好了,群众热情高啊,三天就凑了八万多,全自愿的!”
丁义珍没接话,径直往村道走。路边几个妇女蹲着择菜,抬头看他,眼神躲闪。他蹲下,跟一个抱着孩子的妇女搭话:“听说村里在捐款修路?”
女人点点头,又摇摇头:“捐是捐,可……上面说,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