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资金难题新转机(第1页)

丁义珍把手机扣在桌角,账本锁进抽屉时,笔筒里的圆珠笔滚了一下,掉在水泥地上,他没捡。

外面天刚亮,工地的铁皮围挡被风刮得哗啦响。孙连城抱着一摞纸进来,额头上还沾着露水:“报表整好了,进度、用工、农户联动……连食堂每天消耗多少大米都列上了。”

“发我一份。”丁义珍头没抬,“顺便给市委办、发改委、周书记,高副书记各打个招呼,就说材料已备,随时可报。”

孙连城愣了下:“这是要往上递话?”

“不是递话,是亮底。”丁义珍终于抬头,“钱不长腿,但政绩能走路。咱们把路铺平了,看谁还敢卡在半道上。”

孙连城点头出去,门一关,屋里又静下来。

丁义珍靠在椅子上,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了三下,像在数秒。他知道,这一招不一定灵。

但眼下能走的路,就剩这一条了——用项目说话,用成绩换位子,用位子撬资源。

他不怕累,就怕等。等批文,等拨款,等别人施舍一个点头。可工地不等人,工人不等人,工期更不等人。

香江,利兆天的办公室。

利孝权站在一旁,手里捏着一份新传来的资料:“丁义珍刚整理了VCD厂建设报告,准备往市里报。”

利兆天翻了两页,冷笑:“想用政绩换位置?聪明,但太急。”他把资料扔桌上,“他不知道,越是往上走,越要有人推。没人推,爬得再快也是原地打转。”

“那咱们……不拦他?”利孝权问。

“拦?不。”利兆天翘起嘴角,“让他上,最好上得快一点。位子越高,摔下来的声音才越大。咱们只管等着,等他站上去,再递一根绳子——到时候,他自己都会往下跳。”

与此同时,京州,梁群峰家。

高育良坐在老藤椅上,手里端着一杯茶,茶面浮着几片叶子。

梁群峰拄着拐杖从阳台进来,风吹得他花白的头发乱颤。

“金山县那个项目,你学生搞得不错。”梁群峰坐下,“昨儿我让秘书查了,从奠基到开工,没出一起上访,施工进度全省最快。”

高育良点点头:“义珍这孩子,有股狠劲。”

“光有狠劲不够。”梁群峰盯着他,

“县委书记空着,县长代管,班子不全,事事卡壳。你作为市委副书记,又是他老师,得替他说话。”

高育良沉默片刻:“赵立春那边……”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