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宝已经走了!”
五个字,抽干了赵栓仅存的气力。
他佝偻着喘气,廉价工装后背洇开汗碱画的荒山地图。
棚户区铅灰色的天光压在他肩上,整个人如同半截杵在乱石滩里的朽木桩子。
张秀芹猛地缩回手,旧棉坎肩抵住鼻尖拼命嗅,喉咙里挤出幼兽般的呜咽:“槐花香…昨儿还闻见呢…”
突然又抬头神经质地笑,对着照片比划:“同志你看!小宝比娘想的瘦多了,在外头定是吃不饱…”
经询问,屠灵得知七年前秋天,正值十一期间,张秀芹的孩子小宝意外走丢。
据执法局透露,当时一起丢失的还有同一街道其他另外三个孩子。
档案记载,疑似为拐卖团伙作案,遗憾的是,案件未能告破。
原本一起普通的拐卖儿童案件,在今天遇到那个果冻“小鬼”后,事情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既然现在孩子以其它形态出现,那就证明孩子当初并不是被拐走了,至少没拐远。
大概率是意外在家门口遇害。
如果说只有小宝自己遇害,那还可以定性为意外事件。
但同时有四个孩子一起丢失,事情就恶劣起来了。
人为!
絶対的人为!
为了探查事情地真相,屠灵连夜翻阅了执法局内所有有关58年的全部档案。
最终在一篇工业事故记载中,找到了一丝真相。
58年,赶上全国“大搞科研”的狂热期,华药作为第一批引进苏联技术的药厂,顺风而行。
组织了一场轰动一时的疫苗研究项目,并且抽取了8个来自棉纺厂职工家庭孩子,“志愿参加国家疫苗研究”。
这八个孩子,因为实验的失败,无一例外,没能回到各自家中。
而这项“儿童免疫强化剂”实验,也因此被强制叫停。
小宝的丢失时间,在那场“工业事故”不久。
抛开一切不可能,那就只剩下一个可能——有人不死心,背地里偷偷开启了那个惨绝人寰的实验!
为了验证这一猜想,第二天天不亮,屠灵便来到执法局,行使自然局特权,申请对主持那场实验的苏联专家故居进行全方位搜查!
饱览群书的她太清楚这帮子科研疯子的尿性,肯定有实验日志留存。
喜欢写日记,是每一个科研人员的通病。
这一点,达闻西最有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