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上看起来,熊部落发展很快,花团锦簇,但实际上,这些都是由于部落推行农业种植和养殖后,丰富的物资剩余,依靠这些物资,熊部落才有能力四处探索和建设。
一旦发展出现停滞,那按照现在的部落情况,熊洪苦心孤诣建立的熊部落发展体系,很可能就会瞬间崩塌。
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熊部落现在虽然规模很大,但各个居住点都需要劳动力,部落的力量分散了不少。
如果只是居住点所需要的劳动力也就算了,但是部落在运输、养殖、工坊生产上面,需要太多的青壮年,尤其是探索和开发新的营地,几乎清一色,都是部落最为精壮的力量。
比如这次组织的南方探索队,熊大四人就带了近一百五十名青壮族人,而自己和熊巫的护卫队,也至少有个五十人;另外,像水鱼他们的船队,现在拥有近十艘船,也需要一百五六十名船员……
更别提还要抽调人手去帮忙建设新的营地了。
这样杂七杂八的算下来,整个熊部落的五千多族人,实际上奔波在路上的、开辟新营地的,就至少有个六七百人,而且大部分都是青壮,这就导致部落里时常发生缺人的情况。
熊洪当先要解决的,就是这个方面的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要暂缓扩张的脚步,让族人有个喘息的时候。
第二的问题,就是新加入的族人和部落的“老人”人间的矛盾。
这个问题其实一开始就存在,熊部落以“熊”字开头的族人,总共也就只有四五十号人,例如熊大熊二、熊木熊杰等等,这些人是熊部落的“精神核心”,是当之无愧的“老人”;
从熊洪当上族长开始,逐渐地才有了其他部落族人大量地交换过来,或者因为各种原因加入熊部落,这些人跟在熊洪以及“老人”们身后,胼手砥足地建设着部落,与部落的老人们同甘共苦,所以也颇得熊部落老人们的认可,并以熊部落族人的身份为傲。
就像草根、水草、石岩等等,这些凌河诸部的族人,对熊部落普遍信任,能够按照熊洪的安排来全力完成相应的任务,是熊部落的“主要力量”。
而这两年通过物资交换、部落灭绝、主动投效等方法加入熊部落的族人,情况就复杂了很多。而熊部落内部不稳定的因素,也恰恰集中在这些人身上。
比如说骨余、彘巫这些人,他们对部落还是很感激的,也非常喜欢熊部落的生活方式和环境;但也有一些还没有完全适应的,比如苗部落以及临海营地送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