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铜币“当壹”(第1页)

说辛苦,干过农活的熊洪知道,这是真的辛苦。从秋季的秋耕开始,负责农业种植的族人就要准备来年的种植了。

秋耕翻土、去除草根、施肥,这些事情需要在秋冬季就要干完,除了冬季严寒的时候可以休息休息,剩下的季节都是要忙碌的。春天到来时,需要筛选种子、堆垄、播种、除草,夏季则还需要根据情况田间管理,一直到秋收,又是一个循环。

这中间的每个环节,都是需要族人辛辛苦苦跟土地打交道的,说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一点也不错。

负责农业种植的族人,上到石雪、熊石,下到每一个普通的族人,几乎都是灰头土脸的,手上也长满了老茧。

“等粮食入仓后,你们先休息几天,秋耕也不用着急,临海营地送回来的人,很快就会到。”

熊部落周围大概已经开垦了近四万亩的土地,今年只种植了两万多亩,剩下的正在休耕和养地,可以说算是“熟地”了,所以只要在入冬之前将明年计划耕种的土地给翻耕一遍,工作量不算太大。

所以熊洪就有了让这些人休息几日当做奖励的想法。

对这些农业人员的奖励,不仅仅需要精神上的,还需要物质上的奖励,当然,这也是熊洪推进私有化的一个试点。

收获的喜悦总是让人振奋,熊洪也不例外,这么多粟籽,足够部落接下来一年的消耗了。况且,粮仓里还有一些去年的陈粮。此外,其他村子也逐渐开始了秋收。

而垄作法的优势也在这次收获中得到了充分的证明。

平均亩产一百三十斤,与条播法平均亩产一百一十斤相比,足足高了二十斤,光是增产的这部分,就有三十万斤,至少抵得上2000亩条播法的土地。

通过垄耕法,石雪等人很敏锐地注意到,熊洪所说的“精耕细作”到底有怎样的作用。

取得收获不仅仅只是靠着一种稍微先进的耕作办法,还有族人的辛苦付出,比如筛选种子的石雪,带人严格堆垄的熊石,在各个村子推广堆肥的木棍,还有一大批辛劳工作的普通族人。

而熊洪则可以借着秋收,对部落的族人予以奖励。

至于奖励的东西,正好可以用上熊山等人新铸造出来的“铜币”。

原本熊洪还在思考,到底用怎样的“表现形式”来展现熊部落的第一款“货币”。因为从部落现在的发展以及后世的经验来看,第一款货币,除了本身能够有交换的功能外,本身也应该有一些用。

最开始,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