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雕板(第1页)

熊洪举起一块木板,坐在前排的人这才看清,木板上面刻着一排排密密麻麻的符号、文字。

而白茅也在熊洪的授意下,将一块块木板抽出来,下发给在座的各个族人手中。

整块木板并不大,大约只有三十厘米长,二十厘米宽,两厘米厚。基本上和部落现在流行的纸质书册大小相同。木板通体用桐油刷过几遍,可以明显地闻到桐油的味道;木板只有一面刻了字或者图案,另外的一面,则是平整,只是在周边刻了一圈凹槽。

“这是什么东西?上面的字怎么是反过来的?”

一拿到手,很多族人便疑惑起来,这些东西,从来没有见过,也不知道熊木他们是怎么捣鼓出来的。

“很多巫师和教授们反应,教这么多学生,自己光是给他们抄写教材,就要花很长的时间,而且这些学生,还需要私下在房间自己练习,加强学习到的知识,这就更需要人手一册教材了。”

熊洪解释到,“要是按照之前手抄竹简或者纸质的材料,的确需要耗费大家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还容易出错。”

“为此,我和明观院的匠人们,便制作了这种东西,这个就叫雕板。”

没错,熊洪此刻拿出的,就是准备使用雕版印刷技术的雕板。

随着部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熊洪又是一个喜欢记录各种“美好生活”的族长,而且族人也在部落强盛的过程中,深刻领会到学习的重要性,故而对教育这方面一向是非常重视的。

最直接的,就是部落各种竹简、书册需求量越来越大,甚至开始流传到部落外面,成为其他部族的必需品。

以前有那种“沙盘”,可以让初学者在上面练习写字,但那毕竟是应急的产物,没办法让人“复习”。

这就导致部落对书册的需求非常旺盛,部落可以称得上“书籍”的只有十来册,但架不住需要教材的“学生”多,每个“学生”都想拥有一册。况且很多部落就是要熊部落的教材,拿回去自己学习。

就像去年的桐根等五个族长一样,这些部落都会向熊部落换上几册,带回去自己研究——或者作为收藏品。

不过熊部落这两年教授的内容也越来越多、越来越细,各种新的书册也在不断增加,故而,如果只靠最简单的竹简,先不管成本高不高,光是制作竹简所需要的时间,就很难满足。

以一卷三十片的竹简为例,就算写满,也差不多一千多个字左右,这也只是熊洪一两篇祭文的字数;熊部落还有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