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部分跟梳头发的梳子是一个道理,就是个头很大,看起来让人害怕而已,实际上这些竹齿都有一定的倾斜;木桶上面盖着一排弧形的盖板,我们叫它梳齿板,一共有十二块,每块板上也钉着细竹齿,像一排小梳子围着大木辊;右边还有个小一点的‘小木辊’,这个就用圆木做成,外面裹着一层软兽皮,上面也钉着细齿。”
“另外还有俩木槽、一个竹编的漏杂筐,还有踩踏板——到时候可以把这里换成牲口拉动,或者接入水力——踩踏板的时候,大木桶和小木辊就能转起来,不用费劲去手动摇了。”
熊洪在他的讲解下,又看着他演示了一遍,基本上明白了这个器械的工作原理。
粗麻纤维经过木槽,也就是所谓的喂入机构,在旋转带动下,进入大木桶、盖板和小木棍组成的梳理部分,在密密麻麻竹齿的梳理下,麻纤维里面一些杂质、不符合要求的短纤维就会落在下面的竹筐里,用于其他用途,而剩下的长纤维,就通过大木桶——盖板——小木辊的顺序,被最终“吐”出来。
“不错,这个器械总算成功了,你们有没有计算一下,这台器械,一天能处理多少麻皮?”
熊洪摸着机器最终处理好的麻纤维,入手柔软,每一根麻纤维还很有韧性,用来织布,麻布的品质肯定也会有很大的提升。
熊杰和熊木对视一眼,眼神中藏不住的喜悦,“族长,具体有多少,我们还没有完全测试出来,不过,这里堆着的一百斤麻皮,五个族人配合着这个器械使用,一天就能处理掉!”
“也就是说,这个器械,一天至少能处理一百斤?!”
“不止,现在这个器械才刚刚建造好,还有很多地方应该可以改进的,如果改进好了之后,差不多还能再翻一倍,差不多一天两百斤,就算达不到,也相差不多。”
熊洪在心里盘算了一下,原本一个熟练的族人,一个白天可以绩三两的麻纤维,一百斤一天处理掉,至少要300名族人。
而这台器械,只需要5名!
这效率,提升了五六十倍!
“不错,不错。”
熊洪喜上眉梢,作为部落纺织坊最为薄弱的一环,绩线是部落明观院以及更早之前的熊洪极为关注的部分,现在有了这种高效率的器械,自然值得开心。
“如果运行稳定的话,先不要大量制作,提前把零件准备好,改进好之后,再进行生产。”
“好的,族长!”
……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