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麻纱由于被梳的非常细,相当于原先纱线的四分之一或者五分之一,需要多根捻成一道。
并且在被梳麻机“吐”出来之后,还会经过小木辊的挤压,故而这些纤维之间,已经可以看成是连续到了一起,在纺纱的时候,就不用再去花费时间人工捻线了。
这就省去了之前需要人工绩线的麻烦。
“你们看,出来的麻线,每一根几乎都比头发丝还要细,比我们用手撕出来的要细很多,连续性更好,也不用我们去加捻,到时候直接把这些麻纱给送到脚踏纺纱机上,直接就能缠绕成纱锭。”
“这些麻纱会经过两个硬木或者石头压辊,咱们踩踏板的时候,压辊也会转,把麻纱压得紧紧的,这样麻纱就不容易散。最后,麻纱会缠到旁边的木筒上,木筒转一圈,麻纱就缠一圈,等木筒上缠满了,咱们就把它取下来,这就是能够用来纺织的麻纱了!”
木菲拿着刚缠好的一小段麻纱,摸了摸感慨地说道:“这麻纱真光滑!比我们用手捻的还均匀,以后纺线之前,就不用再把麻纱一根根捋顺了!”
“不错,咱们用手搓或者是纺车纺出来的麻纱,就是因为绩线的时候粗细不一致,搓出来的有的粗有的细,织出来的布也不平整;用这机器出的麻纱,从头到尾都一样粗,织出来的布肯定又平整又结实,做衣服穿肯定舒服。”
黑羽笑着招呼着大家,给大家分配好各自的职责。
“这器械对熊部落有多重要,你们是知道的。之前我们处理麻,一个族人,一天顶多能梳出两小捆麻,搓出小半斤麻丝;现在有了这器械,一个人喂麻、一个人踩踏板、两个人看器械、一个人收集出丝。一天能处理出来五十多斤麻纱!而且还省去了绩线的工作。”
因为这个器械将麻丝给分的特别细,在小木辊旋转的过程中,将这些分散开来的细丝,变成了一张张“薄网”,然后通过出口,形成了连续的麻纱。
“族长说了,熊部落今年种的麻比去年多了一倍,其实并不是只能提升一倍,就是因为我们绩线的速度太慢,这才让部落不敢种更多的麻田。”
正如黑羽所说,熊洪对熊部落纺织坊这个重要的麻布生产工坊非常重视,无论是原料还是技术,无论是场地还是物资支持,包括人员,几乎都是有求必应。
只不过在今年之前,纺织坊的生产能力的确有限,虽然经过多次技术和器械上的革新,但限制的因素依旧比较多,尤其是纺织前的准备工作上。
但现在梳麻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