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东西,好看,漂亮。”
朱元璋简直是赞不绝口。
想想以后自己的头像印在宝钞上,流通天下,朱元璋就十分满意。
这才对嘛,百姓们至少知道朕长什么模样才对。
“对了,怎么只有一百文,这么小,不够大气,你这太不公平小家子气了,怎么能显示出我大明的国力个气象?”
看了又看,朱元璋突然又提出问道。
苏烨解释道:
“这一百文1的纸钞足以覆盖日常生活中的大多数使用场景,买些日常所用的粮食、布匹什么的,同时还小巧便携。”
“再者就是降低印刷成本,还有,百姓们本来就不喜欢纸钞,您印个一百贯让百姓用真金白银换这就不容易接受不是。”
朱元璋闻言点了点头:
“有道理,还是你小子考虑的周全,你说的那什么经济朕不大懂,就先在商行实行,朕给户部下旨意就行。”
“这是没什么问题,臣还有个事,就是想您批个折子,您看啊,我们这匠作司的东西都是自己的铁器工坊出来的,煤、铁,他供应不及时,咱下一步工作不好展开啊。”
“这。”
朱元璋思索片刻说道:
“上交到朝廷的煤铁都是有定额的,朕就是拿刀架在户部和工部的脖子上他们也变不出来啊。”
“能,肯定能啊!”
苏烨连忙说道:
“他们鸡贼着呢,每年上交给朝廷那么多,并不是只能产出那么多,剩下的他们才好操作不是。”
“陛下下旨命全国上下的优质煤矿铁矿全部扩产增能,在下令命人全国勘探这样的优质资源。”
朱元璋疑惑的看着苏烨:
“用得了那么多吗?”
“当然,你别小看用的匠作司,时候全国的用煤用铁的数额会达到一个不敢想象的数字,这点‘毛毛雨’远不够用。”
听到苏烨这么说,朱元璋又想不出苏烨能有什么别的心思只能点了点头道:
“这个朕也答应了,不过此事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你不要着急。”
“我不急,我先吃饭,早就饿了。”
苏烨不顾朱元璋自己就开动起来,朱元璋嘴角微微一抽,无奈的让王景宏将钞票珍藏起来。
“这五十文呢,便定成皇后娘娘的画像,改天我让人来给娘娘画像,这二十文就是太子.......”
反正是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