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话落下,朝臣们皆是吃惊不已的看着苏烨。
虽然震惊,但是想到苏烨这么长时间以来都是疯疯癫癫的,倒也不奇怪。
他,匠作司,供养皇室亲王?
朱元璋只是吃惊怀疑,赵瑁等人反而有些欣喜。
尤其是郭桓,现今的户部实际上和麦至德一个状况,户部实际上是他掌握的。
先不管他和苏烨的恩恩怨怨,户部作为一个国家的钱袋子,尤其是明朝这个穷光蛋国家。
严嵩严世蕃为什么能深的嘉靖信任,牢牢把控朝势。
不就是因为他严家将朝廷的财政大权掌握在手里,能搞来钱嘉靖就喜欢你吗。
再有就是朱元璋的藩王制度,仅仅是现今就册封了十六个亲王,四位公主。
按规定,亲王岁支米五万石,钞二万五千贯,锦四十匹,纻丝三百匹,纱罗各一百匹,绢五百匹,冬夏布各一千匹,绵二千两,盐二千引,茶一千斤,马匹草料月支五十匹。缎匹岁给匠料,拨王府自造。
稀稀拉拉的算下来,供养一位亲王不算皇帝的封赏,底薪就由近三十万贯。
一年朝廷在供养宗室方面便要六百万贯,且亲王治下数以千万顷的土地等方面赋税都不用缴纳,朝廷的耗资巨大。
更别说这些王爷子子孙孙无穷尽也,想想都替国库头疼。
现在苏烨说他搞定?
一年近千万贯的开支,他搞定?!
郭桓心中狂喜,恨不得苏烨现在立刻写下军令状,恨不得朱元璋现在就下旨。
强忍着心中的笑意,郭桓拱手道:
“陛下,我看不如就让苏大人试一试吧,我听说苏大人颇有理财手段,臣觉得可以一试。”
瞥了眼郭桓,朱元璋冷声道:
“你倒是为他说起话来了,倒是少见。”
郭桓忙道:
“陛下,臣只是效仿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之典故而已。”
“哼。”
朱元璋冷笑一声,转而看向苏烨:
“苏烨,你以为这是你嘴巴一张一合就能完成的事?”
说实话,朱元璋心中是有些期许的。
他当初独断专行册封亲王,不仅是文官,就是武将们也不愿意的。
在文官看来亲王不仅有祸乱天下的危险还会给朝廷财政带来极大的负担,武将们虽不情愿亲王瓜分他们的兵权,却迫于朱元璋的威慑不敢多言。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