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 苏烨改性了?户部乐了(第1页)

最近一段时间,打定了注意的苏烨就准备找一个合适的时机实行自己的计划。

挨过打才知道疼,不让老朱疼一疼,他就忘了挨打的滋味,就会对自己产生不该有的想法。

帝王,尤其是朱元璋这样的雄主,越老就会越猜疑,俗称老糊涂。

指不定朱元璋那天就抽风了,对于苏烨来说,他带给大明,带给华夏的已经够多了。

朱元璋永远不会相信苏烨,苏烨同样永远不会相信朱元璋,这是永远无法改变的事实。

确定了自己的初步计划,苏烨并没有着急的先发制人,只是日常工作,等待一个时机。

每次需要用钱,清查账目的时候,都是各个部门唇枪舌战的时候。

尤其是户部和匠作司、皇家商行之间的战争,这不是和苏烨的个人恩怨,而是衙门之间的战争。

朝廷每年的税收大头是各地的税收、商税、盐铁茶、海关衙门的关税,看起来很多。

但是让人难以想象的是,户部的官员多次估算,仅仅是匠作司和皇家商行每年的盈利,除去税收,竟然能达到国家财政收入的五分之一。

两家公司,能达到全国财政收入的五分之一。

匠作司产出的机器和商品皆是低本高价的暴利商品,偏偏全天下还都是趋之若鹜。

皇家商行每年靠着彩票收入都是一笔乐观的数字,更别提还得分润一部分朝廷盐政的收入。

制钞、印钞、发行,都是他们说了算。

到底谁才是大明的钱袋子?

当初苏烨说的好好的,匠作司和皇家商行的收入那都是收归国家的,前期挪用霸占那些资金只是为了后续发展。

可是现在,每年这两个衙门是象征性的交点钱,其余的就是打欠条,问就是没有。

打官司打到朱元璋那里都没有,反正就是死猪不怕开水烫,要钱没有,要命不给。

“苏大人。”

“大人。”

匠作司

户部的一位主事和皇家商行的一位主管站在苏烨面前行礼,就是两人的官帽和衣服都有些凌乱。

听说刚才因为黄河修缮一事,户部的人拿欠条要账来了。

黄河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无底洞,自从本朝发明应用了水泥之后,就有人一直在试验利用改造水泥,修筑河堤,想要解决这千年黄患。

工部的人找皇帝,治水从来都是国策,朱元璋批钱,户部直接就是骂娘。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