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是当代衍圣公孔希学的叔父孔令,浙江大儒房邵,江西督学奎星,还有就是礼部右侍郎洪开,国子监祭酒陈述。”
朱标给的这几个人选,自然都是学识和名望都是世所公认的,主要还是老实,没有什么别的心眼。
对于朱元璋来说,教导臣民们忠君爱国那可是重中之重的大事。
但是说实话,朱元璋是一点也不信任这些读书人。
读书人太精明了,心眼也坏,大明的灭亡和他们有重要的关系!朱家猪崽子的错误朱元璋可以原谅,可是这些外人就不行。
所以说朱元璋打心眼里就不想让天下那么多百姓读书,在他的认知中这都是不安定因素,形象大明的统治。
同样的,让这些人令自己深恶痛绝的文人墨客去教导免费学堂这样的差事,指定不定得教坏了多少人。
“孔家人,不可。”
名义上,当代衍圣公孔希学还是文臣之首呢。
孔家的名望已经足够高了,不能再高了。
而且孔家人蛇鼠两端,品行不端,朱元璋深以为耻,若不是圣人的面子,孔家人在朱元璋心中应该和泉州蒲氏一个下场。
至于其他的,朱元璋想了想,暂时没有决断:
“既然事情是无法挽回了,那也就只能如此了,朕也不想让别人说朕言而无信,有碎天子威严和朝廷尊严。”
朱元璋想了想说道:
“这样吧,你下个旨意,将这些人全部召开,朕要挨个考究他们。”
.......
对于苏烨来说,大明全球的扩张不仅是是经济效益商业扩张和军事扩张。
更是一种文化强暴,文化入侵。
每年学习华夏需要的人数正在全球各国急剧增长,商人们带到全球各地的不仅只有商品,还有大明的书籍。
当然,别幻想着读几本书,会说几句华夏话就能变成大明人了,就能褪去白皮变成黄皮了(坏笑)。
苏烨拉着苏瑞雪的手放养两个儿子,童二和王虎则是带领卫士们保护苏烨。
众人所在的地区是大明朝的‘租界’,当然这只是苏烨的调侃。
这些年前来大明的外国人太多了,大多都聚集在鸿胪寺附近的坊市之中,也就是百姓口中的藩坊。
各国人士各种各样的人种,让苏烨可以不出京城就能带孩子们体验一下环游世界的感觉。
了解这个世界,并不只是在地球仪和地图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