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第1页)

自从这座韩国公府建成以来,除了胡惟庸拜访的时候开过中门,还没有谁能得到李善长如此对待。

韩国公府中门大开,李善长亲自出门迎接。

“苏烨是晚辈,怎能劳烦韩国公出门相迎,实在受之有愧。”

苏烨拱手笑道。

李善长摸了摸胡子呵呵一笑,打量着这个素未谋面的永宁侯苏烨,果真是如同外界传说的一般,是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子。

“永宁侯乃天子钦差,老夫怎敢托大,还请永宁侯上座。”

“请。”

苏烨看着一旁的李阳泉拱了拱手,迈步同李善长进了这韩国公府。

见了这韩国公府,苏烨才知道什么叫做奢华,亭台楼阁,雕梁画栋,所过之处,尽皆装饰。

虽说是国公之府,可是规格却是丝毫不差,算是朱元璋对这位文官第一功臣的褒奖吧。

而此刻,杭州府的驿站之中。

朱慈安和朱慈溪一同下架,准备前去京城履职的驸马都尉梅殷。

去年征讨云南的时候,梅殷之父汝南侯梅思祖没了,按理说梅殷和宁国公主还在守孝期内。

不过碍于河南、山东等地突发大水,朱元璋下旨夺情,正准备命梅殷为赈灾大臣。

说起来,苏烨‘借’的这些钱粮到最后都是要交给梅殷的。

梅殷虽然是武勋世家,在朱慈安和朱慈溪没有嫁给苏烨之前,却是老朱家这些驸马都尉里面最有文化的。其人天性纯朴正直,处事老成谨慎,富于谋划策略。除此之外,梅殷还精通经史,被当时人称为“儒宗”。

如果没有苏烨这个怪胎,在诸驸马中,朱元璋其实是最看中梅殷的,驾崩之前,朱元璋曾密令梅殷辅佐建文帝朱允炆,可见对其的信任和看重。

后来梅殷确实狠狠的恶心了朱棣一番,登记之后,梅殷还是不服气,气的朱棣直接命令锦衣卫在梅殷进京途中弄死了。

事后宁国公主要死要活的,那还能咋,朱棣则是个铁心肠,也就是一母同胞的亲妹妹了,朱棣大加封赏宁国大长公主,没记错的话,宁国公主活了七十多岁。

此次在江南各省‘借粮’,梅殷也要从中辅佐,可以说朱元璋是把两个最有本事的女婿强强联合在了一起。

只是梅殷没有苏烨的待遇,到了杭州也只能住在驿站中,宁国公主本身也不是个张扬的人,夫妻二人生活恩爱,可称得上是举案齐眉。自然不在乎这些身外之物。

“看见你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