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秦王政攻赵国,韩国民间冶炼铜铁售赵以牟取暴利,以至于忽视民生农业,虽短时间赚取暴利,田野荒废无粮可食,下场众人皆知。”
“你只说利益,可是此乃我大明国本,百姓们都去做工,商人们都去经商,早晚有一日,国将不国。”
朱标说罢,朱元璋第一个点头表示赞同:
“太子说的对,此乃正道。”
心中却腹诽不已,苏烨这招太损了,若是咱提出来有损圣君形象,还是让他自己提好了。
苏烨拱手看向朱标笑道:
“太子殿下此言差异,我大明绝不会无粮可食,为何要初开海禁,便是要开海道、商道,加强与各藩邦的联系。”
“我大明建国之初,四海昌平,百姓虽不好说衣食无忧,却也有自己的土地。即便青年劳力都想去工坊挣钱,却不会让土地荒废。百姓们对土地的感情陛下能不知道吗,顶多是地里的粮食减产罢了。”
说着,苏烨请求朱元璋请出世界地图。
庞大的地图将殿门都挡住了,苏烨拿着杆子指着东南亚地区给殿中的这些核心圈子的傻子们叫做天然粮仓。
就大明如今的状况,苏烨也没本事开垦北大荒啊,这不是有现成的吗。
“暹罗、占城、安南......这些地方土壤肥沃,水稻一年可收三季。”
“这么多?三季?”
“好大的地方,这真是那些藩邦的地方?不可能吧!”
人群中顿时传来阵阵低语,苏烨继续说道:
“我们可以遣使,不管是威逼还是利诱,命令这些藩属放弃其他产业,大量开垦荒地,大规模的进行粮食种植。”
“即便运到我大明各地中间的粮食损耗巨大,那也足以支撑我大明粮食稳定,不至于民心思乱,此大事可成。”
听完这苏烨惊世骇俗的言论,就是朱棡、蓝玉这些仇人,那些悲天悯人的腐儒都有些懵。
“那他们将粮食全运往我大明,那他们的百姓就不吃粮了吗?”
朱棣缓缓提出一个问题。
苏烨挠了挠额头道:
“我大明百姓能吃饱饭,能过上富裕生活不就行了,操那么多心干什么。”
“那些藩邦,将他们所谓的皇帝国王大臣们喂饱,不服气派兵,让他们重新推举出来一个皇帝就行了。只要每年按期供应粮食,谁当藩王无所谓。”
朱棣:
“.....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