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秋成章 金德铸质白毫现第十三回 立秋容平·金气铸形(第1页)

第十三回 立秋容平·金气铸形

壹·孟秋启节:太簇应律,天地始肃

戊申年孟秋初七,天刚破晓,昆仑山悬圃的瑶池中腾起缕缕白气,如万条素练绕着九层瑶台翻涌。西王母扶着瑶柱望向东方,见少阳气已敛,太白星在寅位闪耀如银钉,正是「太簇之律应钟」的时刻。她袖中玉蝉突然振翅鸣叫,惊起一池金鳞鲤鱼——那是掌管秋时的「素鸾钟」在应和天象。钟鸣九声里,瑶台四周的「三危神桂」纷纷飘落金叶,叶片触地即化为白露,在青玉阶上聚成「秋」字纹样。

「阿环,取我的『白霜氅』来。」西王母转身唤道,声线如昆仑雪水般清冽。青鸾童子早已捧着鹤氅候在阶下,这氅用三百六十片天山雪羽织就,每片羽管里都封着去岁秋霜,此刻在晨露中显出冰纹般的花样。她披氅时,袖口坠着的「庚辛金铃」轻响,惊得悬圃外的毕方鸟收敛起赤羽,化作点点火星没入云层——秋金当令,阳火须藏。金铃共十二枚,对应十二律吕,随着她的动作奏出《白霫》古调,竟引来一群衔着玉简的玄鸟,绕台三匝后向西方飞去。

东方地平线上,东王公骑着乘黄兽踏过弱水,手中「苍龙杖」挑起七重彩幡。幡上绣着「立秋三候」:初候凉风至,幡角便有冰晶凝结;二候白露降,幡面浮现莹莹露珠;三候寒蝉鸣,幡中竟传出隐隐蝉噪。他远远见西王母站在瑶台上,银钗上的「月精石」与自己冠上的「日华珠」遥相辉映,不由得朗笑:「王母今日亲临,这秋气铸形的盛事果然不同凡响。去年你用不周山玄铁铸气,今年又要出新意了?」他的乘黄兽踏水而行,每一步都在水面印出「金」字符文,弱水顿时凝结成琉璃般的冰晶大道。

西王母抬手拂过瑶柱上的「云篆刻度」,见卯时三刻的标记已被金光照亮,方道:「今岁戊申,岁运太徵,火盛金衰,须以『重浊沉降』之法固本。东君且看——」她袖中飞出十二面小旗,分别书着「阳明燥金」「太阴湿土」等字样,插在瑶台四角,顿时有金气从地脉涌出,在人参王周围形成旋转的金色气旋,气旋中隐约可见肺脏的虚影开合。

贰·白泽之羽:瑶池炼粉,天河取水

西王母挥袖招来「药栏仙吏」,只见十二位绿衣童子抬着玉匣鱼贯而入。匣中躺着三千年一现的「人形参王」,茎叶犹带着昆仑雪脉的寒气,七片掌状复叶在晨风中轻颤,叶边火纹已褪成浅红,正待金气淬炼。参王根部缠绕着「赤练索」,那是用端午午时的赤绳浸过三载秋露制成,专为镇住夏火余韵。

「去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