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卷 冬血瘀滞
第十九章 七月仲冬·小雪通脉
回目:
楔子·黄蘖冬涩
(苏幕遮)
**小雪寒,凝血滞,
脉道凝冰,枝上琼瑶砌。
当归川芎温通剂,
黄连佐使,防燥和营卫。
破寒瘀,通血气,
辛散苦泄,阴阳相济惠。
要识冬藏真妙谛,
一点阳和,散作春消息。**
第一节 小雪至·寒凝血瘀脉道阻
戊巳年十月二十日,小雪交节之时,黄连岭的“血脉溪”突然凝固成紫黑色冰带,冰带中竟嵌着“寒凝血瘀”四字。黄连仙子望着溪中僵卧的当归根茎,其本应柔韧的肉质竟如枯木,表面布满蚯蚓状紫纹,纹中渗出暗血——此乃“寒邪客脉,血行瘀滞”之兆。
守溪仙童阿归捧着《血痹论》跑来,书页上“小雪者,寒凝血涩,脉道不通”几字被冰棱划得支离破碎。“仙子快看!”他指着药田,只见川芎的叶片竟蜷缩如拳,叶脉间凝结着紫黑色瘀斑,斑中刻着“头痛”“痛经”符号;黄连的须根缠绕着冰晶,根际渗出的汁液遇冰即凝成“瘀”字——正是“寒瘀互结,气血不通”的征兆。
时至“虹藏不见”之候,天空却浮现出暗红色云气,云气中隐约可见“癸水”“己土”的邪纹交织。黄连仙子腕间的“苦火铃”发出滞涩的“嗑”声,铃身刻着的“脉为血府”四字竟覆上血瘀般的斑点——此乃血脉痹阻的危急之象。
“速召当归仙子、川芎仙子,”她取出“当归四逆汤”雏形,以黄连、当归、川芎为基,“主气太阳寒水,客气太阳寒水,两水相得则血凝,需以‘温经散寒,活血通脉’之法,佐以苦泄防燥。”
第二节 当归润·甘温活血通经脉
少顷,两位仙子踏冰而至:当归仙子身着绛红长裙,裙裾绣着“活血调经”的云纹,手持“通脉幡”,幡面流动着如血脉般的红光;川芎仙子身披青衫,衣袂间散发着“川芎嗪”的辛香,腰佩“行气铃”,铃声竟能震碎薄冰。
“黄连妹妹,”当归仙子挥动通脉幡,冰带中竟浮现出十二经脉的暗红色轮廓,“此归甘温,能入肝经(木),活血养血,通经止痛,最宜寒凝血瘀之证。”川芎仙子则取出“行气温经散”,粉末遇冰即化作暖流,“川芎辛温,入胆经(木),行气活血,祛风止痛,与当归相伍,正是‘辛散苦泄’。”
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