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天宝·立春卷:》
节气楔子
“立春正月节,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陟负冰。此时阳气初升,肝木当令,风邪易动,致肝郁气滞、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等证,治当疏肝理气,调和肝脾,忌抑郁恼怒,扰动阳升。”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金匮要略·肝着病脉证并治》
第一章 阳升风动·肝郁脾虚的病机探微
一、东风解冻:肝气升发的自然隐喻
立春前三日,卯时初刻,岐黄医馆前的柳枝泛出鹅黄,枝条在东风中摇曳如带,却有几枝因冻土未融而弯折低垂——此乃肝气升发不畅的天然镜像。岐黄折取一枯枝,见断面虽青却无津液,喟叹:“《素问·脏气法时论》云‘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立春如肝气之春,若土虚木旺或肝郁气滞,必致疏泄失常,如枝枯叶萎。”
阿远望着药圃中抽芽的柴胡,茎秆细弱倾斜,恍悟:“柴胡疏肝解郁,却在立春前生长缓慢,恰似肝郁者升发无力。”岐黄点头:“肝属木,喜条达而恶抑郁。立春阳气初动,若情志不畅或饮食失节,易致肝郁脾虚,如《丹溪心法》所言‘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
忽闻巷尾传来争吵声,见一妇人捶胸顿足,骂声尖锐,却伴胁肋胀痛、食欲不振,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此为肝郁气滞,横逆犯脾之象。
二、医理玄机:肝脾的「木土博弈」
辰时初刻,医馆后堂飘着柴胡的清香,岐黄正在调配逍遥散。他取柴胡、白芍、当归、白术、茯苓,逐一讲解:“柴胡疏肝解郁,白芍养血柔肝,当归活血调经,白术、茯苓健脾祛湿,此乃‘肝脾同治’之法。”
阿远见方中加了薄荷、煨姜,疑惑道:“为何用辛散之品?”岐黄捻动薄荷:“薄荷助柴胡疏达肝气,煨姜温中和胃,防肝郁克脾。立春阳气初升,需因势利导,如《内经》‘木郁达之’之旨。”
他取出《景岳全书》竹简,指读“郁证”篇:“张景岳云‘凡郁证多在肝脾’,立春之郁,多因冬藏之余寒与春升之阳气相搏,致肝气不舒。治需疏肝而不伤阴,健脾而不壅滞,如逍遥散与痛泻要方合参。”
第二章 肝郁急症·从胁痛到痉厥的辨证论治
一、妇人胁痛:春风中的肝郁气滞
辰时正,妇人被邻里扶入医馆,胁肋胀痛连及少腹,善太息,月经衍期、色暗夹血块,舌边瘀斑,脉弦涩。岐黄辨证为肝郁血瘀,以柴胡疏肝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